朕!大明暴君崇祯,既风流也霸道

第149章 建奴真正的实力

一旁的杨涟倒不像叶向高那么急迫,神情淡漠的抬起茶碗抿了一口,“呵呵”笑道:

“叶阁老不必惊慌,你之前不还说江南是我们东林的老巢,怎么这会儿你自己倒给忘了?”

“即使我们不在江南,江南也还有我东林的众同僚,徐弘基想谋夺南直隶的兵部尚书和刑部尚书两个职位也绝非易事。”

听了杨涟的话,叶向高这才一拍脑袋,自嘲的补了一句:“呵呵……是老夫魔怔了,文儒兄所言甚是。”

话毕,两人相视而饮,眼中的担忧已然不见。

………………………………

另一边,京师城东的一座宅子里,同样有两人相对而坐。

“哈哈……这次监生名额换粮一事能压过东林党一头,还亏得有你。”温体仁很是畅快的向对面头戴斗笠的黑袍人说道。

黑袍人没有即刻回话,而是缓缓摘下头上斗笠露出真容,正是当朝内阁首辅孔贞运。

孔贞运放好斗笠,这才不慌不忙的说道:“温阁老说这话为时过早,虽然这次我们准备充足,但最终能拿下几个名额还犹未可知。”

“东林党之所以在这件事上如此颓废,还是因为近来的几件事对他们影响颇大,使得他们在北直隶的声望急剧下滑造成的。”

“但是他们在全国各地的势力依然不容小觑,尤其是江南说是只手遮天也不为过。”

温体仁对孔贞运这话却是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你说的固然不错,可我们并没有想要到江南和东林党一争长短,我们只要巩固好我们在朝中的地位就行了。”

“只要这次监生换粮我们能占取到更多名额,等来年朝廷恩科我们的机会也就更多,这也算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你功不可没呀!”

孔贞运对温体仁这样的说辞倒也不否认,微微的点了点头,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缓缓开口:

“说来倒有些奇怪,东林党那两个老狐狸,已经连续缺席两次朝会了,他们这样的举动着实有些反常,不知道他们在谋划些什么?”

“骇……没什么好奇怪的,那两个老家伙一向是无利不起早,经过此前的几番折腾,东林党在朝中几近无人没了话语权,现在他们又被夺了职,不来参加朝会也情有可原。”

温体仁说到这,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而后接着说道:“依老夫对他们多年的了解,或许他们现在正琢磨着怎么离开北直隶吧!”

“呵呵……离开好哇!他们离开以后我们在朝堂上也会少很多阻碍。”孔贞运笑着回了一句。

屋内的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宫外的这一切,深居皇宫的崇祯自然是无从知晓。

李邦华走后,崇祯在御书房看着窗外阵阵出神,心想,自己穿越过来已有两月,虽然实行了诸多的改革,但都还未收到成效。

甚至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最紧要的灾荒都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这次监生名额换粮能从官绅地主手中得到大批粮食,再加上自己从海外运粮以及免税、推种、震灾的各种举措,只要熬到今年秋收,想必大明的粮荒将不复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
尘心记
尘心记
少年鲜衣怒马,征战天下,但王朝变故,天下纷争,少年意外迷失,经历种种,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烨烨子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重生宇文成都,李元霸晋阳宫举六千斤金狮。宇文成都笑而不语,举起三千斤金狮轻轻一抛,便将金狮抛起数丈高,惊得杨广大呼“天宝将军莫不是天神下凡”。洛阳武举,李元霸姜松大战三天未分胜负,宇文成都大喝一声:“你们一起上吧”!手持凤翅鎏金镗仅仅十几个回合,二人皆败下阵来。天下英雄宇文成都称第二,那个敢称第一。灭高句丽、新罗、百济一统辽东半岛,扫东突厥,迫降室韦,覆灭靺鞨,屠灭倭奴,杨广大呼:“天宝将军已经灭
月尘落
大明万户侯
大明万户侯
陈垚来到大明正德朝,出身还是勋贵,立马想到要好好享受才不枉这一生,至于那些振兴大明什么的,方便就干、不方便才不管呢,爱谁谁,小爷又不是救世主……
墨香阁大哥
吾之愿:康平盛世
吾之愿:康平盛世
这是一个普通少年,三观超正,心态阳光,不圣母,不偏狭,不种马。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狠辣无情,一生不忘初心。少时觉醒了另一世的记忆,立志要为国开创太平盛世,为民安定康平。为了实现一生宏远,少时就开始预铺全局,造就势力,培养人才。让他们成为自己位极人臣路上的助理团队。漫漫科举路为官程中,有严父慈父,兄友弟恭,恩师提携,朋友相助,红颜解语。为了位极人臣,为了百姓安康,耍小人,惩恶吏,斗贪官,治奸商。不追
宇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