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都知道,北直隶才是大明的真正政治中心,南直隶调往北直隶哪怕是尚书换左侍郎都算是升迁。
范景文和史可法在听到崇祯的话后,虽然诧异,但也没有过多激动。
范景文想了想,略带狐疑的斟酌着开口:“陛下,据微臣所知,北直隶六部九卿并无空缺,不知陛下想让微臣二人所任何职。”
崇祯笑了笑,打趣了一句:“两位爱卿在来的路上,就没有听到什么小道消息?”
崇祯话音刚落,史可法就接过话茬:“陛下让微臣二人秘密进京,所以微臣二人一路行来官驿也不曾入住,甚少与人接触,是以并未听说什么小道消息。”
崇祯也没有和两人纠结这个话题,微微的点了点头,并把连日来京师发生的一切和两人大概的叙述了一遍。
当得知朱纯臣巨额行贿朝中大臣、勾结奸商倒卖粮食军械,以及兵部侍郎陈新甲向建奴透露大明的军事部署时,两人皆是怒不可遏、忿忿不平。
当得知崇祯一怒之下,杀了二十八位犯官以及九族宗亲五万余人时,两人砰的一下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惊得一时语塞,半晌说不出话来。
过了良久,范景文才颤声开口:“陛下,你糊涂啊!这帮贪官 卖国贼纵然是可恨,但陛下你也不能不顾名声,造下如此大杀孽呀!”
随即,史可法扼腕叹息的附和道:“是啊!陛下,就是太祖朝的蓝玉案也没有牵连这么多人呐!史书上的那一笔,陛下怕是抹不掉了。”
崇祯却是浑不在意,笑了笑:“为了大明,朕的些许名声算不了什么。”
听了崇祯的话,两人内心皆是摇头不已,皇帝做事还是太莽撞了,全然不顾自己的声誉。
但崇祯这样不顾及名声的做法,也让他们钦佩。
可不要怪他们迂腐,古代的文人,尤其是像他们两这种有气节的文人是很看重名声的,很多文人是可以为了名声而牺牲自己性命的。
崇祯没有和两人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话锋一转。
“范爱卿刚刚不是说调你们入何职么,朕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范爱卿依然任兵部尚书,史爱卿依就任刑部尚书。”
还不等两人有什么反应,崇祯就接着说道:“只是兵部的职能朕要改一下,往后兵部尚书的权力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
崇祯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范景文,想看看范景文会不会因此有什么不一样的反应。
范景文像是察觉到了崇祯的目光,来不及多想,躬身道:“不知陛下要怎么改,还请明示。”
崇祯也不着急说明,反而问了一句:“范爱卿,不觉得我大明现在的调兵制度有问题么?”
崇祯话音一落,范景文几乎没做什么思考就脱口而出:“微臣觉得我大明现在的调兵制度太过于繁琐。”
“范爱卿不愧为兵部尚书,一语中的。”崇祯称赞了一句便接着说:“我大明现在的调兵制度是由皇帝和内阁商议是否用兵,而后由皇帝下旨、内阁复议批复后诏书下达兵部;
由兵部商议用兵策略在向五军都督府下令,五军都督府接到兵部谕令后又要商议由谁领兵,待到选好人选在报以内阁,得到皇帝和内阁批复后,兵部才会下达最终的出兵指令。”
“这样的调兵制度,实在是太过于繁琐,是时候改一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