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大明暴君崇祯,既风流也霸道

第102章 范景文、史可法

可谁都知道,北直隶才是大明的真正政治中心,南直隶调往北直隶哪怕是尚书换左侍郎都算是升迁。

范景文和史可法在听到崇祯的话后,虽然诧异,但也没有过多激动。

范景文想了想,略带狐疑的斟酌着开口:“陛下,据微臣所知,北直隶六部九卿并无空缺,不知陛下想让微臣二人所任何职。”

崇祯笑了笑,打趣了一句:“两位爱卿在来的路上,就没有听到什么小道消息?”

崇祯话音刚落,史可法就接过话茬:“陛下让微臣二人秘密进京,所以微臣二人一路行来官驿也不曾入住,甚少与人接触,是以并未听说什么小道消息。”

崇祯也没有和两人纠结这个话题,微微的点了点头,并把连日来京师发生的一切和两人大概的叙述了一遍。

当得知朱纯臣巨额行贿朝中大臣、勾结奸商倒卖粮食军械,以及兵部侍郎陈新甲向建奴透露大明的军事部署时,两人皆是怒不可遏、忿忿不平。

当得知崇祯一怒之下,杀了二十八位犯官以及九族宗亲五万余人时,两人砰的一下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惊得一时语塞,半晌说不出话来。

过了良久,范景文才颤声开口:“陛下,你糊涂啊!这帮贪官 卖国贼纵然是可恨,但陛下你也不能不顾名声,造下如此大杀孽呀!”

随即,史可法扼腕叹息的附和道:“是啊!陛下,就是太祖朝的蓝玉案也没有牵连这么多人呐!史书上的那一笔,陛下怕是抹不掉了。”

崇祯却是浑不在意,笑了笑:“为了大明,朕的些许名声算不了什么。”

听了崇祯的话,两人内心皆是摇头不已,皇帝做事还是太莽撞了,全然不顾自己的声誉。

但崇祯这样不顾及名声的做法,也让他们钦佩。

可不要怪他们迂腐,古代的文人,尤其是像他们两这种有气节的文人是很看重名声的,很多文人是可以为了名声而牺牲自己性命的。

崇祯没有和两人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话锋一转。

“范爱卿刚刚不是说调你们入何职么,朕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范爱卿依然任兵部尚书,史爱卿依就任刑部尚书。”

还不等两人有什么反应,崇祯就接着说道:“只是兵部的职能朕要改一下,往后兵部尚书的权力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

崇祯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范景文,想看看范景文会不会因此有什么不一样的反应。

范景文像是察觉到了崇祯的目光,来不及多想,躬身道:“不知陛下要怎么改,还请明示。”

崇祯也不着急说明,反而问了一句:“范爱卿,不觉得我大明现在的调兵制度有问题么?”

崇祯话音一落,范景文几乎没做什么思考就脱口而出:“微臣觉得我大明现在的调兵制度太过于繁琐。”

“范爱卿不愧为兵部尚书,一语中的。”崇祯称赞了一句便接着说:“我大明现在的调兵制度是由皇帝和内阁商议是否用兵,而后由皇帝下旨、内阁复议批复后诏书下达兵部;

由兵部商议用兵策略在向五军都督府下令,五军都督府接到兵部谕令后又要商议由谁领兵,待到选好人选在报以内阁,得到皇帝和内阁批复后,兵部才会下达最终的出兵指令。”

“这样的调兵制度,实在是太过于繁琐,是时候改一改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军游勇闯明末
军游勇闯明末
三十多岁军迷汪轶鸣单身、事业不顺,还负债累累。无意中获得神秘VR游戏装备,本是消遣,怎想意识穿越至明末时代,由一锦衣卫小旗官开始利用游戏金手指勇闯明末,不但改写位面历史,自身人生也逐步发生着改变…
Leo大帝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