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第一百四十三章 替兄考试

捐监对他来说是条好路。

胡照在边上也小声说道:

“这捐监啊,对很多不得志的读书人。”

“是个好的捷径。”

“但像张洛兄这样的有才的有德的人。”

“我觉的还是不要去做的好。”

“而且捐监虽然不用再参加童试了。”

“但往后的路可都要在南京考了。”

“江南一地文人众多。”

“哪能考的过啊!”

“张洛兄日后是要金榜题名的。”

“可不能动这个念想啊!”

张洛微微点了点头。

“镇海卫现在忙的很。”

“我哪有时间到南京去啊。”

“再说我也不舍得离开晋江。”

三人聊着,来到了校舍。

见魏家兄弟还是没来。

三人有些担心兄弟两。

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这时康教谕走进来说道:

“不用多想,他们兄弟的两的父亲病重。”

“得在家照顾家父。”

张洛朝康教谕问道;

“他们的父亲得了什么病?”

康教谕说道:

“这倒不清楚。”

“他们只是让朋友过了请了假。”

“没有说家父病情如何。”

几人再次叹着气。

魏家兄弟家在泉州港附近。

家境条件一直不错。

算个小富阶级。

只可惜,现在东南不稳。

沿海地区哪都不太平。

他们的父亲。

应该也是看没生意可做。

支撑不住了吧。

康教谕摇了摇头。

“走吧,上课的时间到了。”

等到了侧堂。

康教谕没有马上开始讲课。

而是也提到了捐监的事情。

他看着三人说道:

“你们应该都听闻了捐监的消息。”

“这不是条好路。”

“你们三人现在书读的都不错。”

“往日考过童试不是难事。”

“莫要一时贪念走错了路。”

身为科举出身的康教谕。

他对于捐监这种事情。

是非常排斥的。

这不光是增加了读书人间的不公平性。

让南北两京的国子监。

成为了一个乌烟瘴气的地方。

可排斥归排斥。

康教谕也不好再读说什么。

准备开始给张洛三人讲课。

张洛边听。

见系统里的技能经验又开始涨了。

以前自己在家读书。

一个时辰是半点经验。

在县里学习一个时辰是三点。

现在解释性科考到了十五级。

在家里读书基本上是一天加一点了。

县里听课也从三点降到了两点。

进度越来越慢了。

现在童试的水平完全够了。

想要让经验加快点。

看来得接触到乡试的知识才行。

得好好想想办法。

现在张洛在科考技能上。

有这么几个选择。

一是把之后的属性点。

再给加到智慧上。

这样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用速度代表知识深度。

二是完成与文学科举相关的任务。

像之前何知县已经知府大人。

出了考题张洛答了出来。

这种能一下子涨几十点经验。

其他就是让文报。

给多传播一些。

这些算是被动增加经验。

可这些都要时间啊。

时间,时间。

一天二十四小时,十二个时辰。

还是太少了点。

<!--17K::-->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
尘心记
尘心记
少年鲜衣怒马,征战天下,但王朝变故,天下纷争,少年意外迷失,经历种种,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烨烨子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重生宇文成都,李元霸晋阳宫举六千斤金狮。宇文成都笑而不语,举起三千斤金狮轻轻一抛,便将金狮抛起数丈高,惊得杨广大呼“天宝将军莫不是天神下凡”。洛阳武举,李元霸姜松大战三天未分胜负,宇文成都大喝一声:“你们一起上吧”!手持凤翅鎏金镗仅仅十几个回合,二人皆败下阵来。天下英雄宇文成都称第二,那个敢称第一。灭高句丽、新罗、百济一统辽东半岛,扫东突厥,迫降室韦,覆灭靺鞨,屠灭倭奴,杨广大呼:“天宝将军已经灭
月尘落
大明万户侯
大明万户侯
陈垚来到大明正德朝,出身还是勋贵,立马想到要好好享受才不枉这一生,至于那些振兴大明什么的,方便就干、不方便才不管呢,爱谁谁,小爷又不是救世主……
墨香阁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