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第十一章 办学

张洛之前问过三爷,明朝的科举以八股为主。

考四书五经,比前朝宋的门槛要低很多。

可单单一小本《孟子》就卖3-6钱银子。

这还是因为福建是印刷大省。

有惠民政策存在。

6钱银子足够买一大袋大米了。

太平时期,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不过三四两银子。

买齐全部四书五经,就接近一整年的收入了。

书本的溢价程度可想而知。

看到三爷有些犹豫,张洛说道:

“三爷,这些日子,荒地开垦的差不多了。”

“教书的事情我可以帮忙。”

“我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才子,但还算认识几个字。”

三爷杵了杵拐杖,说道:

“你打算把卫所的学堂再开起来?”

张洛点了点头,说道:

“有这个意思。”

所谓卫所学堂,就是卫所里的学校。‘

是太祖洪武皇帝亲自下旨,在各省卫所办起卫学。

卫所学堂间也有区别。

像福州的卫所学堂,单读生就有30人。

还不计算附读在学堂的人。

此外福州卫所学堂有办科举,和选拔考生的资格。

地位和县里的官方学堂所差无几。

镇海卫的学堂,是百户筹钱请县里的先生。

来给学堂里的人教书。

没有县衙里的银子支持。

更没有选拔乡试的资格。

但在偏远地区,能够把学堂办起来已经是件了不起的事了。

三爷的思绪不禁飘到了几十年前。

那时的东南地区还是很安稳的。

镇海卫每日欢声笑语,尚未完全衰败。

自己也和一些同年在卫所里读过书。

念过《论语》,被先生打过手心。

那时的镇海卫几乎家家能吃饱饭。

不少人都想人自家的孩子读书。

看看有没有跃过龙门的机会。

不过镇海卫的人大多不是读书的料。

几十年下来,没有一个人获得过生员资格。

之后随着镇海卫的彻底衰败。

卫所没有了银钱支持。

读学堂的就渐渐少了。

三爷就是那时候被家里从学堂里揪了出来。

三爷回过神来,看着张洛说道:

“镇海卫现在这副模样,是办不起学堂的。”

“卫里里也不会有人把孩子送来学堂。”

张洛站起身子说道:

“侄子我知道卫里的现状。”

“也没打算收多少人。”

“只想着让卫里有个能读书的地方。”

三爷又说道:

“读书写字,要纸砚笔墨,卫里没钱。”

“这倒没事,可以先用竹笔和木板代替。”

张洛继续争取道:

“我办学堂不是让卫里的人去科举。”

“就是认认字而已,不会占用太多时辰。”

三爷摸了摸胡须,终于点头说道:

“你执意要做,老夫也拦不住你。”

“你先去旧学堂里看看吧,里面板凳估计都用不了了。”

“吃完饭,我会去给你拿几本书。”

张洛兴奋的说道:

“多谢三老爷!”

收拾完碗筷,三爷杵着拐杖给张洛拿了好几本书。

临交前,又让张洛保证会带卫里所有想读书的人认字。

张洛欣然同意,教一个是教,教一群也是教。

张洛不相信多带几个人认字,会把他累死。

<!--17K::-->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朕杀敌成神
大明:朕杀敌成神
++++朱雄意外穿越到了大明的一座孤岛上,此时,正值鹿儿岛上的倭寇进犯,一人守护一城,让倭寇不敢寸进一步!此时,正值蓝玉案,因为蓝玉的一封密信导致远在千里之外的朱元璋注意到了朱雄!因为一个名字让朱元璋遐想连篇,发出圣旨立刻召朱雄进京!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朱雄直接抗旨,并且还写了一封昭雪书嘲讽朱元璋。也就是这个时候,朱雄直接远赴倭寇国,一人一枪杀疯了!获得项羽之力,提取霸王枪,获得墨家机关术,
山河已是秋
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
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
陈烈穿越到亮剑,获得神级签到系统,杀鬼子获得经验物资,签到更是能获得军事生产线!上云岭战役中,签到神级狙击能力,当场干掉坂田,获得加兰德步枪生产线!李云龙:你救了老子的命,老子给你一个班,任由你发展!几年后,李云龙召集军队攻打平安县城。陈烈出现,所有人都愣住了!什么,你小子带了一个机械师?背后还有个军事基地?!
水网
围困寺庙抢尼姑!皇长孙他疯了?
围困寺庙抢尼姑!皇长孙他疯了?
穿越异世,一睁眼,父母双王!哦!弄错了,是父母双亡。天崩开局,醉酒戏王妃,睡中遭圈禁,一睁眼,还被退了婚。都是前身惹的祸,你让小爷来背锅?这不存在的!第二日,一怒之下,夏天启斗酒诗百篇,拔刀砍太监……就此,开启了他京都一爸的生活……大夏丞相:“武力值点满就是不用,你还偏要秀智商?这下傻了吧?”靖安王妃:“皇长孙,我乃靖安王妃,大你两个辈分,你不能……”吕二娘:“你信不行老娘一鞭子抽死你。”夏天启:
乱瞎特么写
封神后传,我代人皇伐天
封神后传,我代人皇伐天
高武+征战+暴兵+伐天+人皇+系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人族不是尔等眼中的刍狗,虽短视萤火,但也敢与日月争辉!种族虽弱但亦有诛天之力,今日孤杨广以人皇之名在此立誓:孤在,当横亘天门,独掌乾坤!天地神人鬼共鉴之!这是一部人族的奋斗史。一个现代人从天子到人皇的一生!
你什么时候养狗呢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方远穿越了,到了一个名为安顺的王朝。这是一个叫做常家村的地方,村民淳朴,团结一心。方远原本打算就这样躺平过完一生也挺好的,奈何这一世的爷爷生了一场病后险些就要噶了,交代后事时最大的期望就是方远能去读书考科举。成,那就改名考科举吧!初入学堂,常思远就闯了祸,午间别人读书他梦游,以至于夫子对他并不看好。第四年,常思远带着夫子以及家人的期盼踏入了考场,前三场回回头名,最后决定性的复试过后,却得了第二。府
兜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