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下辈子

第26章 突来的警告

上辈子

李林甫上奏,早在二月,太史局丞李非就曾上书五月二十六,四方大吉,主农事,说明他早就关注了这件事,更说明他能体会圣意,应于嘉奖。

唐玄宗问:

“是将张果仙人接回的那个李非吗?”

李林甫拜首称是。

其实在李非前往恒山之前,唐皇李隆基正在着手遴选前去请张果入宫的人,最终还未确定之时,李非竟先他一步,直接将张果引入宫中。当时李非这个名字已经给他留下了印象。

如今,自己刚决定要亲自下地割麦,没想到在他之前李非已经给他安排好了时间。

两件事短时间攒在一起,让唐玄宗顿时对李非来了兴趣。

李林甫的这次上奏,让李适之心中非常感激,他觉得李林甫此人不像神仙说的那般阴损,反而觉得这个人与人为善,诚心助人。最起码,对自己是这样的。

皇上问李林甫:

“这李非是何时入的太史局?”

“今年二月,刚任太史局丞不到两月。原本乃是李适之幕僚,也是他的第三子。”

李隆基听罢点了点头,没有做什么表示,但站在一旁的李适之心中早已乐开了花。

散朝后,李适之对李林甫多次拜谢,均被李林甫拒绝了。还说同是李氏宗族,又同朝为官,本就应共同携手为大唐出力,虽不能唯亲但也不能埋没人才,这也是他李林甫分内的事。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说辞,差点将李适之的老泪给弄下来。

回到家,李适之将李非叫到书房,将今天上朝之事一五一十的讲给了李非听,想看看李非怎么说。

李非对神仙是绝对相信的,他不信神仙还能看错人,尽管父亲将李林甫说成了一副乐于助人,为人宽厚的模样,但知人知面不知心。也许,李林甫背后深藏有其他什么目的也未可知。所以李非说道:

“李林甫为人如何,我没有和他打过交道,所以我不能轻易下定论,但神明所言大抵不会错的,我还是希望父亲能多加防备,小心行事。”

尽管和儿子稍有分歧,但大的方向父子俩是一致的,所以李适之也就没再说什么,算是默认。

自从和牛浅浅结婚以来,小夫妻俩一直相敬如宾,牛浅浅知书达理,对诗文尤其喜爱,李非的书房中,有一小半都是他从小搜集的诗文书稿。

此时正值开元盛世,作诗出众者,有献赋求仕这条当官的渠道,所以,朝廷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的诗文,然后从众多的诗文中遴选出不错的,由皇上本人和朝中的大臣们传阅评判。

虽然通过献赋博取到功名的人凤毛麟角,但精品总还是有的。

作为丈夫,替夫人搜集诗文,自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惜,庙堂太高,李非的手离得还很远,这些事,自然也就委托给了父亲。没过几天,李适之便给李非带回了几篇作品。

自小喜爱,再加上不辍的研读,牛浅浅对诗文的欣赏程度相当高。他一眼就看中了其中得一篇,洋洋洒洒写了一两千字的《名堂赋》,并且如获至宝。

李非也好奇,妻子为何对这篇赋这么看重,粗略通读了一下,确实大气磅礴,雄浑伟丽,但总感觉字里行间有些取巧之嫌,稍显谄媚。

不过可以理解,本就是为求仕所做。

李非看了下最后的署名:李白。

——————————————————————————————————

下辈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