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我,急行军。”
没有过多的口号,扶苏调转马头,朝城北的秘密仓库而去。
两千里的距离,单靠步兵急行军,肯定不行。只怕14万人赶到事发地点,战斗早已结束。
那样根本毫无意义。
所以扶苏启动了秘密库房,提前启用三轮自行车。
三轮自行车仿制后世的钢圈橡胶轮胎,采用脚踏铰链驱动。
橡胶来自于岛夷,也就是后世的瀛洲。
在交通不便大秦,属于珍贵的资源。
经过两年秘密制造,才堪堪制造了10万辆。
不是墨家子弟不努力,而是橡胶稀缺。
三轮车后面是方形的车厢,能载重一千斤。
半个时辰的速度有60里,没有战马的速度快,却步兵急行军的速度快。
仓库外,已经整齐的摆放着黑色三轮车。
车厢后面插着一面黑色旗帜。
百姓们忙碌的往车里装物资。
“每三人一辆车,不会骑的跟我学。”
扶苏跳下战马,坐上第一辆车三轮自行车,慢慢的演示给新兵们看。
三轮自行车不像自行车,根本不需要掌握平衡技术。
一帮百姓组成的新军,哪里见过如此新奇的三轮自行车,纷纷好奇的抚摸,都在低声交流,这是什么马。
扶苏懒得跟他们解释,带着一千先锋军,率先走出长城。
阴山以南,雨水充沛,水草肥美。有着大河的水域,千里沃土,牛羊成群。
阴山以北,整个大漠的地势要高出三四百丈,干旱少雨,环境极其恶劣。
五万辆三轮自行车,跟在骑兵身后,宛如黑色长龙,蜿蜒伸向茫茫大漠。
两世为人,扶苏还是首次踏足大漠之地。
跨越千年的时空交错,这片苍茫的大漠,仿佛千百年来便是如此,苍凉,粗狂,富有生命力。
“呼呼”的北风呼啸,让扶苏等人难以适应,吐掉刮在嘴里的干草,扶苏吩咐道:“你们往前三十里刺探敌情。”
“喏!”
军侯率领百人小队,消失在视野之内。
扶苏勒马驻足,回望三轮自行车队,“弟兄们,累不累。”
“不累,不累。要是俺家乡有这样的车,收麦子就省力多了。”
路过的新兵,抬手擦拭额头的汗水,脸色通红的笑道。
说不累是假的,只不过他们知道,这是太子能给他们找到最好的代步工具。
战马不说稀少,没有个三五月的训练,也形成不了有效的战斗力,更没办法大量携带辎重。
如此一来,扶苏等人白天拼命赶路,晚上露宿大漠,饿了就吃罐头,赶路也不算太苦。
只不过,越是深入大漠,越能见到战斗留下的痕迹。
三日后,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干黄的枯草上,给人一种冷艳的美。
“报!前方有敌情。”
军侯急促的出现在扶苏面前,“太子,前方三十里,发现匈奴的部队,人数漫山遍野,只怕遭遇了他们的主力。”
扶苏低头沉思,他们深入大漠已然有两千里的路程,理当进入匈奴人的包围外圈。
他们既然发现了匈奴人,匈奴人自然也发现了他们。
不好!
“全员下车!盾牌树立起来,御敌!御敌!”
扶苏神色冷然,下达命令。
其他骑兵绕着车队,不断重复扶苏的命令。
收到命令的新兵,神色紧张的新兵下车,百人为一圈,迅速组成盾牌防御圈。
有些手忙脚乱的新兵,费了好些时间,才按照步兵操练手册的训练方法,形成盾牌、长枪、重弩、轻弩的立体防御。
“咚咚!”
“咚咚!”
大地颤动,杂乱的吆喝声,由远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