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茹又折回了公主府,这次要对付的暗卫一共就两个,应茹打伤他们后也没下死手。
在废了公主武功以后,她又让巴掌猪找找这儿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没想到,这儿还真有,公主还有一处私库,就在她闺房里的床后面。
这个私库里大部分都是金银首饰,奢侈摆件。应茹满意地带着两箱战利品回去了。
在距离京城的五百公里外,北明王率领六万大军驻扎在官道路边。
“王爷,我们还得十天才能走到京城,可军中粮草已然不足。离此地最近的州府由宣王(当今皇帝的二哥)把控,根本不会卖给我们。”
说话的是北明王的军师,姓李,军里都尊称为李先生。
“一面派人往远些的地方去采买,或者用银钱与农民交换,另一面派人就地寻找吃食,但要以打猎为主,不可私自拿去他人田地里的作物。”北明王可不想还没上台就爆出私取百姓财物的恶事。
此时门外的一名将士称有事要报。
宣他进来后,将士立马把自己的发现报了出来,“启禀王爷,方才小人在巡逻时,在营地五百米处发现五车粮食,粮食上还压有一封给您的书信。”
这封书信就是应茹给送过去的,信里应茹称作是北明王的支持者,她愿送上五车粮食帮王爷顺利抵京。
此外,第三辆车的黍米下面还有一箱黄金,重达一百斤。希望能帮王爷助上一臂之力。
应茹没有落款,不愿意生什么事端,毕竟以后回来的是委托者,要是被北明王查出来送黄金的是洛歌,那等待她的也没什么好下场。
除了这些东西,应茹也匿名给各慈善堂捐了不少银钱,希望能帮忙救助那些因为战争而无家可归的人。
京城作为权力的中心,引来了几波人的觊觎,一路北上期间,各方势力虽然会以各种方式逼百姓入伍,但进京路上的争端让各方打起来也是避免不了的事。
间接提前引发战争的应茹只能用这种方式帮助那些受到战争影响的家庭。
收到信的北明王确实也找到了黄金,但他还是不敢让人使用那些粮食,万一这是对方的圈套,那死的就是这六万人口了。
等到第二日军里确实粮草不够时,北明王才让人把几袋米混在一起,然后做了一锅饭,让抓来的细作先吃。
确认了米的安全性,北明王的人看着这些米坚持了两天,直到进了京城旁持中立态度的县城。
后来,应茹又在这多待了一个月,此时战事情势也很明朗,终究是北明王占据了上风。
北明王亲自击溃了所有的势力,慧智也仓皇地逃离了京城,离开之前,他甚至还带出了昭月公主。
上次应茹就在昭月体内安了追踪印记,所以在等到昭月快速移动时,应茹就察觉到不对了。
慧智第一次见到没有隐身,全身黑衣的刺客,战事惨败的他没有了往日清冷高贵的感觉。
往日的光头长出了一寸多长的黑发,以当前的时代背景来看,着实滑稽可笑。
向以往的昭月一样,慧智身边也有祖传的暗卫,暗卫殿后,慧智就先带着人逃,应茹也不是那种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人。
她快速打晕暗卫后又朝着印记追了过去。
拿着剑冲与应茹拼命的慧智武力值不容小觑,但有精神力的应茹相当于有外挂,即便对方的招式再为凌厉,应茹都显得从容不迫。
对于这种的情形,慧智确实是第一次遇到,他满是不解,“你到底是谁!你和她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怨!”
说的多,死的就快!这个问题应茹永远不会给他答案。并且应茹最喜欢让对方一无所知,这样憋屈感一定很酸爽。
回答他的只有应茹的刀,她一样摧毁了慧智的经脉,让他武力全失。
这个任务应茹结束的很快,后续她也匆匆看了一眼,男女主就像她预想的那样过的很糟心。
即便昭月恢复了神智,被毁了经脉的身体虚弱无力,什么都不能做,而她之前的心上人慧智也是如此,不仅什么都干不了,连夫妻都做不了。
偷偷离开慧智后,昭月想找皇叔恢复她公主身份,可当今的皇上正愁没法斩草除根呢!
想当初他扶持昭月当了摄政王,没想到得到的回报就是被流放,这才,他才不会放过主动上门的昭月。
而洛歌的生活就简单幸福的多。
北明王上位后就对人口田地重新进行了登记造册。因为战争而家破人亡的人有很多,北明王甚至还将那些人重新组成了一个村子,鼓励大家开荒种田。
离开京城的洛歌也住在那个村里,登记为夫家尽死的寡妇。
应茹没有给她留下太多的财富,但也够洛歌衣食无忧一辈子。
她在街上买了个铺面,开了家胭脂铺子,后来又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就这么平安无忧的过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