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规定不能突然崩人设,那她慢慢改变没关系吧?
头不疼,代表你也同意吧?
和系统商量完的应茹打定主意,不会一直顺着他们的要求,对于蒋母的抱怨,蒋云良的不满,应茹都慢慢无视掉,甚至做事也不尽心了。
这天,应茹吃完早饭,洗过碗就带着丫丫出门了。她昨天就告诉蒋家人自己要回娘家一趟,回去为祖母祝寿。
这是刘玉蓉嫁过来后的第一次提出为祖母祝寿,蒋父和蒋云良没有说什么,蒋母却嘟囔了几句,意思是云良还有十来天就去乡试了,家里又这么忙,回什么娘家。
应茹好脾气的解释这是祖母的六十六岁大寿,蒋家人这才没有了阻拦的理由。
蒋母皮笑肉不笑的装了18个鸡蛋,又拿出几文钱让应茹买点点心回去祝寿,蒋母还叮嘱应茹要向亲家解释清楚,云良要准备乡试,就不能陪着回去了。
在上一世,刘玉蓉还真的不敢回娘家,可应茹才不怕。
应茹也不在乎蒋云良能否陪同,本来她就是找借口出去一趟,看能不能找到做任务的办法。正好祖母生辰正好在这两天,她才能有机会出门。
刘玉蓉的娘家在隔壁村,走路得半个时辰才能走到,但今天吃饭吃的早,天还不热,应茹才有赶路的勇气。
在门前闲聊的妇人见应茹牵着丫丫,好奇问道,“呦,妹子带丫丫回娘家呀!”
“是啊,祖母过寿,我就回去看看去。二嫂,三婶,大姐你们都吃过饭了啊?”
“咱们都吃的早。”被应茹唤作三婶的妇人又问道:“你家云良呢?不和你一块去?”
“夫君不是快应试了么,他在家读书呢。读书当紧,今儿就我先回去看看。”
“也是,都七月底,快乡试了。等云良兄弟中举后,妹子你可有福了。”
“那可借大姐吉言了。”
“那是肯定的。哎,对了,你这是要走回娘家去?”
“对啊,早上天凉快,好走路。”
“哎,那多累人呐。咱村的蒋方不是每天都到镇上拉木头的吗?那不得经过刘家村。咱村人去镇上的都是坐他的牛车,你随便给他几文钱就可以坐到刘家村了,哪儿还用得上走路回去。”
“那真是谢谢二嫂了,我都好久没回娘家了,都不知道还有这事。”
“那你赶紧去找蒋方去,他每天都是这个点在村尾石磨那等着拉人。”
“好嘞,谢谢三婶了。那三婶,二嫂,大姐,我就先过去了,回头再聊哈。”
她到了村尾,花了三文钱和丫丫一起坐上了牛车。
坐在牛车上的应茹心里还挺高兴的,钱虽然花了,但至少不需要她和丫丫辛苦走路回去了。
她又用手捏了捏袖口的铜板,这两天她又在房屋里找了一遍,找到了压在蒋云良冬衣下的十几文钱。
这下,手里有点小钱,心里也不慌了。
牛车很颠簸,应茹就看看路边的风景来打发时间。
应茹注意到在蒋家庄和刘家村之间有个道观,坐落在半山坡上,看起来破败不堪。
应茹试着回忆了下,就记得香火不旺,那唯一的老道士倒是经常给人算命,但算的都不准,老道士也就勉强度日。
说到算命,蒋家人也很虔诚,每次乡试,蒋母都会特意去镇上的香火旺盛的道观和寺庙为蒋云良求福。前几日也听蒋母说过,准备过几日再去镇上去上香。
想到这里,应茹豁然开朗,知道如何和离了。
那接下来另一个难题是和离之后如何带着丫丫去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