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就带着陈嫣顺流而下,乘船返回了寿春。
好大儿公子仁不得不老老实实“替父从军”镇守宛丘。
耳语目染吴王地的威风八面和权势。
也让这些小家伙很小的时候,就野心勃勃。
在这个时代,不要不把13岁的贵族孩子当大人。
你如果把他们当小孩,坑的就是你自己。
他们啥都懂。包括男女闺房那点事!
虽然吴王地靠着行政命令,把结婚年龄规定在16岁。
但实际上很多家庭由于太穷,还是早早地在十三岁就把闺女嫁出去,或者弄到权贵家庭当丫鬟婢女。
只为那一口吃的。
少一个人吃饭,他们就可以再生一个儿子。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观念。
没有什么不敢生,不敢生,只是养不起而已。
但凡有一口吃的,都得多生子女。
这不仅仅只是劳动力,还关系到100%养老问题。
没有后人的老人,那也绝对是生不如死,被人欺负都是常有的事情。
对此吴王地也没办法,清官难断家务事。
各村那点邻里纠纷他都要管。
那累死算了。
回到寿春的吴王地,继续开启他的办公模式。
用他发明的毛笔都觉得“太误事”。
于是找来倒霉的大鹅,拔了它的毛。
削剪一下,就成了古代的“硬笔”:鹅毛笔。
还别说,他这么一搞,吴国上下都这么玩。
比起毛笔效率快了很多。
自然,正式公文,法律条文,也还是使用刀和竹简为主。
主要是纸张太难保存了。
估计还是技术不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