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什么处境都是可以找到出路的,”奥勃朗斯基站起来,精神振奋地说,“你一度想同她断绝……要是你现在相信你们彼此不能使对方幸福的话……”
“对幸福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就说我同意一切,一无所求吧。我们的处境究竟有什么出路呢?”
“要是你愿意知道我的意见,”奥勃朗斯基说,脸上露出同安娜谈话时一样使人心宽的杏仁油般滑腻的微笑。这善良的微笑具有那么强大的说服力,以致卡列宁不由得感到自己无力反驳而受它的支配,愿意听信奥勃朗斯基的话,“那么我要说,她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但有一件事是可能的,有一件事也许是她所希望的,”奥勃朗斯基说下去,“那就是断绝你们之间的一切关系,排除一切同这种关系有联系的回忆。照我看来,你们之间必须确立新的关系。这种新的关系只有双方获得自由才能建立。”
“离婚!”卡列宁嫌恶地插嘴说。
“对,我认为就是离婚。对,离婚!”奥勃朗斯基红着脸重复说。“对于像你们这种关系的夫妇,不论怎么说,这都是最明智的出路。既然夫妇双方都觉得无法共同生活,还有什么办法呢?这种情况是常有的。”卡列宁长叹一声,闭上眼睛。“只有一点需要考虑,夫妇中是不是有一方想重新结婚?如果没有,那就很简单。”奥勃朗斯基说,越来越没有拘束了。
卡列宁激动得皱起眉头,嘴里喃喃地说了些什么,一句话也不回答。奥勃朗斯基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卡列宁却反复考虑了千百遍。这一切他觉得不仅不很简单,甚至是根本办不到的。离婚的详细手续他已经知道,他觉得是办不到的,因为他的自尊心和宗教信仰不允许他随便控告人家通奸,更不允许他已经得到饶恕的心爱的妻子遭到告发和羞辱。他认为不可能离婚,还有更重大的原因。
要是离婚,儿子会怎么样?把他留给母亲是不幸的。离了婚的母亲将会有一个非法的家庭,在这种家庭里,前夫儿子的处境和教育肯定会很糟。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吗?他明白那将是出自他这一方面的报复,他可不愿意这样做。不过,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卡列宁觉得不可能离婚的主要原因是,如果他同意离婚,他将毁了安娜。他心里牢记着陶丽在莫斯科说的话。她说,他决定离婚是只顾自己,而没有考虑到他将无可挽回地把她毁掉。现在他把这话同他对她的饶恕和他对两个孩子的热爱联系起来,他对这话就有了不同的理解。同意离婚,给她自由,他认为这就是剥夺成为他生活最后依恋的他心爱的孩子,同时也是剥夺她走正路的最后依据,使她彻底毁灭。他知道,要是她离了婚,她将同伏伦斯基结合,这种结合是非法的,犯罪的,因为照教会规矩,这样的女人当丈夫在世的时候是不能再结婚的。“要是她同他结合,过了一两年不是他把她抛弃,就是她同别的男人搞上关系,”卡列宁想。“我要是同意这种非法的离婚,我将成为促使她毁灭的罪人。”这一点他反复考虑了几百遍,深信离婚不仅不像他内兄所说的那样简单,而且简直是不可能的。奥勃朗斯基的话他一句也不信,每句话他都有千百条理由加以驳斥。卡列宁听他说话的时候,觉得他的话正是表现了那种支配他生活、强迫他服从的强大的暴力。
“问题只在于你同意离婚有什么条件。她毫无所求,也不敢向你要求什么,她完全听凭你的宽宏大量。”
“天哪!天哪!这为的是什么呀?”卡列宁记起离婚的琐碎手续,丈夫应该承担的责任,就像伏伦斯基那样羞愧得双手蒙住了脸。
“你很激动,这我明白。但你要是好好考虑一下……”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卡列宁想。
“对,对!”他尖声嚷道,“我可以忍受耻辱,我甚至可以放弃儿子,但是……但是好不好不提这事呢?不过,你高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他说着转过身去,使内兄看不见他的脸,接着在窗边一把椅子上坐下来。他感到悲伤,他感到羞耻;但除了悲伤和羞耻,他又为自己高尚的谦逊而高兴和激动。
奥勃朗斯基被感动了。他沉默了一会儿。
“阿历克赛·阿历山德罗维奇,请你相信我,她很看重你的宽宏大量,”他说。“但显然这是上帝的旨意。”他加了一句,但出口以后立刻觉得这话是愚蠢的。他好容易忍住对自己愚蠢的嘲笑。
卡列宁想回答些什么,但是眼泪把他哽住了。
“这是命里注定的不幸,只好逆来顺受。我认为这是既成事实,我愿意尽我的力量来帮助你们两人。”奥勃朗斯基说。
奥勃朗斯基从妹夫房里出来,非常感动,但这并不影响他因为顺利办妥这件事而产生的得意心情,他相信卡列宁是不会收回说过的话的。除了得意之外,他还有一个想法:等到这事办成功了,他将问问妻子和好朋友:“我同皇帝有什么差别?皇帝调动军队,谁也没有好处;可是我拆散夫妻,三人皆大欢喜……[71]或者说,我同皇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到那时……我会想出更妙的话来。”他笑嘻嘻地自言自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