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牛村。
叶长淑家。
把大米熬粥。叶家婆婆拔了几把荠菜,洗净,扔在锅里。小火添柴。慢慢熬着。
“五弟,你回家的时候带五十斤粮食回去。”叶长淑说道。
婆婆看了一眼叶长武,没说话。
心里虽然不舍得,也知道粮食是人家挣得。而且平日里家里过不去了,都是长淑回娘家借粮。
自己那个儿子,唉,别提了。
“不用。姐这都是给你挣得。”一边说着,叶长武一边翻沙。
“姐,今晚上我们还炒吗?”
“不炒了,能晒多少是多少。做人要知足,再弄多了遭人嫉恨。”
“那好吧。”叶长武叹了口气“我本来想再炒点,震震他们呢……”
老太太一对耳朵支棱着,一直等姐弟俩的话。
五十斤粮食太多了,你孬好还一还价!意思一下带个二十斤回家。我们家也没余粮不是?
“五弟,你听我说,100斤粮食搁家里会遭贼惦记。你明天大大方方的把粮食挑回去,我们孤儿寡母也安全不是,再说了,现在挣来了换鸡蛋的活计,这是永久性的。姐家会越来越好的。放心吧。”
老太太听说招贼,脸上阴晴不定。有些不甘心,又有些害怕。
“可是姐,你都吃不饱饭。”
“吃不饱就吃不饱,全天下能吃饱饭的有几家?饿不死就行。再说等你姐夫过了秋闱州试就好了…”
说完才想起婆婆有些事还不知道,怕婆婆多心,解释说道“娘,五弟给我们挣了一个换鸡蛋的活计,以后我们可以拿家里的鸡蛋跟贵人换。一个换一个。贵人家的鸡蛋特别大,两个就顶得上我们三个。这样我们两斤鸡蛋就能赚一斤呢。”
“那可好,我以后就多养点鸡下蛋。”老太太听说家里又多了一个活,心里的不平衡感消失。心里感谢叶长武。
“听姐的话,把粮食挑回去,让娘对我也放心…”
在姐弟俩吵吵嚷嚷中,王大牛上门了。
“杜大娘在家吗?”
“是大牛啊,快进来快进来。”
“都在呢”
乡里乡亲的,都是穷人,抛头露面才能填填肚子。叶长淑也就没有回避。
“杜大娘,这有个事需要跟您商议一下…”
“商议什么?你吩咐就行。”
找贵人要我找个账房,我这寻思着杜家兄弟在家闲着,不知道有没有意愿。”
这个…
杜大娘见识少。一时间有些犹豫。
这个年代,读书才是正经事。
传说中的大相公范仲淹,欧阳修都是穷人出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读书是顶大顶大的事情。
鹏生还年轻,学问又好……
“去,大牛既然看上了我家当家的,肯定过去”叶长淑直接做主。
“长淑,我们总得问问大郎……”
这个媳妇哪里都好,就是太强势。
喜欢擅自做主。
“娘,读书在哪里读不是读?再说你觉得山上的贵人能没有官身?得罪了会好?”
叶长淑一句话击中了婆婆软肋。
“行,那我去说。”
杜老太也知道,儿子性格比较拧,有些东西要用孝道才能压服。
“我不去!”一会儿功夫西厢房就传出争吵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