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轻轻他们回京市,苏长虹搬去村长家过年。)
并带回了一个好消息,村长媳妇陆小雅怀孕了,
苏轻轻听闻喜讯很是高兴,虽然舟车劳顿身体已经很疲惫但是她没顾上休息,第一时间带上礼物去村长家贺喜,
村长大叔和陆小雅这段情太不容易了……
转眼就到了1976年,
村长家的儿子已经会抬头翻身了,
陆小雅生产那日,
这个中年大叔抱着刚出生的儿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又哭又笑很是狼狈,
不过,大家知道他们一路走来不容易都没有笑话他。
今年苏轻轻十八岁了,过生日的那天清晨蒋正风尘仆仆到达向阳村,
当天中午两人手捧着像奖状一样的结婚证从民政局出来,
结婚之后苏轻轻按理是要随军的,但是把蒋蓝他们几个放在知青院她不放心,
七五送来的知青虽然也会爱占点小便宜和经常抱怨活太累但是没别的大毛病,总体来说还是好相处的,
但是七六年新来的女知青里有几个不好相与的,
苏轻轻看她们习惯对别人颐指气使的样子估计她们家里都是有大背景的,
果然,托人查探后证实这几人皆是各自家族中不服管教爱惹是生非但又比较受宠的小辈,
他们在特殊时期闯祸被家族对手逮住把柄,
她们家人怕这些小辈被对手整治所以把她们匆匆打包送来乡下避难的。
破船还有三千钉,蒋家的家世在普通人眼里算是不错,
但是在那种真正手捏权势的家族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把心大的蒋蓝和敏感自卑的苏长虹放在那些二世祖眼皮子底下,
苏轻轻感觉自己不亲自看着他们几个实在难以安心,
七五年开始被下放到牛棚里的人在陆续平反,
估计苏老也快要平反了,到时候赵富国在向阳村也没有挂碍,
想到这里苏轻轻心里有了一些计较,
她和蒋正商量之后决定婚后她先不随军陪着蒋蓝在村里再住一阵子,
等苏老平反了他们再给赵富国、蒋蓝、苏长虹他们买个工作一起回城,
等安置好他们几个她再去部队随军。
蒋正心里虽然不愿意和媳妇分开,
但是想到媳妇的顾虑也觉得她的顾虑是没有错的,
心不甘情不愿委委屈屈的妥协了,
但是新婚之夜不能被耽误了,蒋正捧着刚出炉的结婚证拉着苏轻轻进了宁县招待所,
此处省略三千字
……………………
不出苏轻轻所料,陆家平反后,没过几天苏老也平反了,
赵富国见到苏老平反顿时解除了心里的枷锁,笑容更真诚了人也变得开朗许多,
给她们几个学渣讲解题目时也更有耐心了。
(?>?<?)
陆家平反回京后,派人给苏轻轻送来了一万块钱,说是感谢她当年的出手相助,
苏轻轻知道对方给这么多钱就是要买断这份恩情,索性爽快的收下了。
这时候推拒没有意义,只会让人家以为她想榜上陆家这艘大船,
她没有这心所以没必要推拒,收了钱,陆家就不欠她的了,安了对方的心也省了她的麻烦,挺好的。
苏老平反了,赵富国等苏老办完了所有手续后就带着重金去蒋家提亲,
蒋蓝说好姐妹结婚也要在同一天,力排众议跳开定亲宴的程序直接摆结婚宴,
五一劳动节,蒋家双喜临门一嫁一娶,
两对新人包下整个国营饭店办结婚喜宴,
这次来宾很多,苏轻轻让宝子留意宾客的谈话内容,
宝子这项能力还是蛮靠谱的,在宾客推杯换盏间收到了几个临时工的消息,
苏轻轻收到消息后在婚宴的下一天就给蒋蓝、赵富国、苏长虹几个快速出手敲定工作岗位。
认亲结束后几人回向阳村去转户口粮食关系,收拾行李回城,
直到带着一行人再次坐上回京市的火车,苏轻轻才好好的舒了一口气,
这一年上面某些权利交接,某些家族日子不太好过,没空再分心照顾几个不听话的二世祖,
那些一出生就被人恭维惯了的二世祖,
突然被断了物资,没人恭维,没人帮忙干活之后心思浮躁,看谁都不顺眼,跟疯狗一样逮谁咬谁,
村长一开始就知道他们的档案,见苏轻轻几个安全离开知青院后就再也不关注知青院的事了,
有事他会处理,平时有多远就离知青院多远,
村民们看村长这做派也品出点味儿来,一个个依样学样,自此后知青院成了村民们的禁地。
苏轻轻结婚后就辞掉了宁县公安局的工作,
再次返回京市把蒋蓝几个安置好后,告别了亲朋好友坐上来往西北的火车开启随军生涯。
刚到部队家属院,因为对左邻右舍不了解,苏轻轻行事很是低调,
请完入伙饭后就一直宅在家里学习,
军嫂们都说这蒋营长的爱人长得漂亮,做饭手艺也好,
就是太内向不爱出门也不爱唠嗑,
当然偶尔也冒出几声不和谐的声音说她清高不合群,
但是都被去苏轻轻家吃过饭的军嫂给镇压了,
入伙饭那天不止菜色好,大人吃的尽兴,
孩子们的衣兜里可是装了满满两衣兜的大白兔奶糖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