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储君到达京都码头那日,正好是五月初四,端午前一日。
明光帝在收到驿站传来的太子手书时,就即时安排礼部尚书两手准备:一边统筹端午国宴事宜;一边安排人马,接迎太子回京。
毕竟,这是大魏小太子第一次出远门办事,还办得挺漂亮!
这一年来,钱塘官场政治清明,百姓日子安定下来,开荒造林,赋税显着提高。日子好过了,读书也有劲儿,今年春闱,单钱塘一系,就有五个进士。这是大大的政绩啊!
再则,这样好的局面,是在太子殿下坐镇一年的时间里办成的,这就有很重要的政治意义。
三则,明光毕竟是一国之主,太子是臣,帝王亲临迎接臣子还朝那是无上的恩宠。同时,也代表了明光帝对儿子的一片拳拳父爱。
儿啊,爹这是给你壮声势呢!
有一有二有三,历朝历代,多得是皇家父子相杀的,明光帝用行动证明,他儿子聪明,老子骄傲!底下官员闻风而动,心里不自觉地对大魏小太子更热络了几分。
明光十年五月初四:宜装修、动土、订婚、安葬、上梁、破土、修造、祈福、祭祀。
四十五岁的明光皇帝,携文武百官亲赴大魏京都码头迎接大魏未来的储君。十岁的太子魏昊在万众瞩目中,衣锦还朝。百官朝贺,万民观瞻天子花车,一派盛世之景。
花车之上,与父皇共驾的魏昊心中涌起无数豪情。他抬头看着自己爹爹,大声说,
“父皇,儿臣将来一定会为您守好这大魏江山!”
魏熙很开心,他拍拍自己儿子的肩膀,“昊儿是个好孩子,阿爹相信你。”
父子俩会心一笑,灿烂艳阳中,游行的队伍拉得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