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行,代号:文明之光

第23章 新的变种

最后包括医护兵张忠谨三个人都没有逃过吐得死去活来的命运。

严斌他们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们这边好几栋别墅都没有幸存者或者人类尸体都原因了……

只见那间房间里,几乎被腐烂的血肉铺满,大量的蛆虫到处乱爬,还有许多有些溶解的森森白骨夹杂在里面。

严斌他们刚才一开门就被无数蚊虫撞在了脸上,还有那个难以描述的气味……

不吐才怪……

最终严斌他们决定把这个房间烧了。

随着整栋别墅能拿的物资都被清空了以后,严斌他们在周边清理出了防火隔离带,然后向那个房间的窗口里扔进了一大堆汽油。

随着一阵猛烈的火光绽开,那一大团不可名状之物也随着熊熊燃烧的火焰灰飞烟灭。

但是在回去的路上严斌等人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

因为那东西根本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也绝不可能是人为……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

……

“今天晚上所有人都在二楼休息,一楼所有门窗紧锁……二楼窗户也都给我锁死。

还有老陈你再带几个人找一些钢板过来,把一层的窗户都焊死。

今天晚上三个人守夜,两班轮换,就按白天的分组来轮,我们这队先守夜。”

严斌一回到别墅就开始一系列的安排,然后还是不放心,过去把院子的大门打开,让Q控制坦克一直开到别墅门口,这才有些放心。

不过钱云淑疑惑的找上了严斌,

“怎么了?又有新元世界的踪迹了?”

“不是,那东西应该比新元世界还要恐怖,我猜测是丧尸新的变种。

我不知道那东西是什么,所以做好防御是最稳妥的。”

……

几人忙活了一个下午,整个别墅除了大门和后门一楼就没有其他出口了。

接近半夜,在一楼大门口附近守夜的严斌听见了窸窸窣窣的声音从外面传来,顿时刚刚还有的一点睡意全无。

他拿起一个摄像头放在旁边被焊死的窗户上的一个小空角上,然后开启了夜视模式。

严斌模模糊糊的只能看见一个轮廓,那东西严斌描述不出来,因为那东西就是一整团……

严斌聚精会神的看了很久,他发现那个团状物每走几步就会从身上掉下来一些不明液体,那液体滴在地上,然后……

好像地上冒烟了……

眼前这种情况已经超出了严斌的认知,他有些后悔把别墅搞成这种鬼样子了。

因为现在脑海里的Q一直在乱叫,

“警报!警报!宿主,我强烈建议你立刻逃离,这个别墅不是什么优质防御阵地,它会变成你们的坟墓!”

严斌立刻用通讯器叫了陈海,让他叫醒所有人,并且通知所有人收拾东西,一些没必要的东西可以直接扔掉,准备马上跑路。

“Q,控制坦克试探一下那个……那个肉团。”

“好的宿主,不过这是徒劳,我建议你立刻逃离。”

不过Q还是很听话的控制起坦克来了。

严斌通过电脑死死的盯着前进的坦克,然后就看见坦克瞄准了那个“肉团”,就听见一声,

“轰!”

那个肉团直接爆开,然后溅射出大量不明液体,周围的地上都冒出烟雾来。

“这……感觉也就一般般啊,好像还没爬行者一半牛逼……”

“宿主,你不要高兴的太早了……我还是建议你马上撤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