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第169章 匈奴气的嗷嗷叫

第170章 匈奴气的嗷嗷叫

这一战感觉比遇到的所有战役都要难上数倍。

郭嘉无奈摇头,苦思无果,他只好将目光放在了杨业身上,

“子瞻,可有办法?”

郭嘉话音刚落,众人眼光纷纷落在了杨业身上,

杨业手中的计划,目前能成功的概率也不过两成,不过若是进行顺利,可能也能翻盘也说不定。

“有。”

杨业轻飘飘一言,去让众人眼神之中出现了光亮。

心中直呼军师牛批。

“为了这几十万百姓,咱们要么不打,要打就要打的彻底。”杨业说道。

十五万匈奴,既然他们喜欢留在这里,那就留个彻底。

“子瞻,快说,俺一定听你的,只要能让俺杀个痛快。”张飞乐呵的说道。

“军师,还请直言。”

“跟着军师对战,心情就是不一样,畅快。”

有了解决之法,营账内的将士们纷纷斗志昂扬。

杨业说道:“等援军,至于援军何时到,就看你们了。”

援军?难不成还有训练的精锐?

刘备突然想起杨业曾说过的一句话,‘倘若是千军万马也能送到眼前。’

刘备根本不怀疑杨业调兵遣将的能力。

“子瞻,你可是要从豫州调集兵马?”

豫州,徐州等地的布防一旦撤出,将会有极大的影响。

“何况此处地势平缓,要想不被发现,也很难做到,更别说两面夹击。”

“奉孝,你再想想,就算不去各地调集兵马,难道就没有援军了吗?”

杨业再次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

“稳了。”

“三弟,稳什么?”

“稳赢,听子瞻的准没错。”张飞冲着刘备信誓旦旦说道,

其他武将也不再纠结,既有破解之法,那他们就指哪儿打哪儿。

然而郭嘉并没那么坦然,被杨业这么一说,整夜整夜都没睡好,

半夜静坐而起,都要惊问一句:援军,哪儿来的?

接下来,杨业要做一件事,就是要是试探一下呼厨泉的战斗力如何。

“赵将军,你率三千骑兵正面迎敌,关将军,张将军率各领三千人,绕道后方准备迎敌。”

第一战,立刻全军沸腾,这些士兵之中有大部分还是幽州人士,对这些匈奴早已恨之入骨,现在有这种机会也绝不退缩半步,

大军陆续而去,

而呼厨泉大手一挥,左贤王很自觉的带五千兵马前去阻挡。

左贤王带领五千匈奴骑兵直接冲着赵云而去,凭借强大的冲击力已经惯性,这些匈奴骑瞬间就将赵云的骑兵撞出去不少。

顿时死了五人。

随后,这些骑兵凭借高超的骑术,将这三千兵马冲散开来,分散成无数个小队,左贤王乘机将这些人包围其中。

赵云眼看这样的局面十分不利,好在这时,关羽和张飞从后方杀出。

两人一左一右形成围攻,不断冲杀竟还将赵云的骑兵重新凝聚而起。

眼看目的达到了,关羽下令撤军。

左贤王一路紧追,一直追到大营前才收兵撤退。

而观战的刘备,见到了匈奴的战斗力,可谓是一点都不弱与这些精锐,而且其马匹也能看出来干劲有力,灵活机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
本书为历史战争题材长篇章回本小说。小说以唐朝创建政权,削平群雄为历史背景,以唐朝统一战争和唐朝内部斗争两条主线描述唐朝建国初期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述了秦王李世民削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和李靖平定萧铣、辅公祏及唐朝与东突厥之间...
一夫1950
神州大陆之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神州大陆之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李灏睁开眼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叫做神州大陆的地方,成为神州大陆炎国之主的一个废物儿子身上。且看李灏如何玩转神州大陆,率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臣武将一统神州大陆。(本书后期会出现觉醒珠,但是只有自己这一辈的经验,对于自己的主公等记忆会模糊化,而且主角会根据实际情况删除一些人杰对某方面的一些记忆。不喜者误入,谢谢!)
潇湘微雪
回到古代打江山
回到古代打江山
宇宙科技的理工大拿,乃是国家一级工程师叶辰穿越大禹皇朝成为皇帝,大禹皇朝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乱臣贼子一心谋乱,叶辰靠着自身不断布计最终诛乱臣,除世家横扫天下,江山美人一举在握!
三爷
碧血桃花烟
碧血桃花烟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北溟五煞,投身于江湖中最诡异的门派,一身功夫,为了一个荡*妇,背叛师门。柳月儿,虽美艳如花,却杀人如麻。与一位英俊少年遭遇,饮食一物,肌肤胜雪,竟为何与那千年白熊有了一段难舍的情缘?在一处云山雾绕的神秘之地,竟藏着无数忍术高绝的倭寇与野猿杂交的虐种,这背后有何隐情?这些勾栏缠绕,又将激起多少江湖的沉沙?敬请关注:碧血桃花烟
御风先生
大明:朕杀敌成神
大明:朕杀敌成神
++++朱雄意外穿越到了大明的一座孤岛上,此时,正值鹿儿岛上的倭寇进犯,一人守护一城,让倭寇不敢寸进一步!此时,正值蓝玉案,因为蓝玉的一封密信导致远在千里之外的朱元璋注意到了朱雄!因为一个名字让朱元璋遐想连篇,发出圣旨立刻召朱雄进京!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朱雄直接抗旨,并且还写了一封昭雪书嘲讽朱元璋。也就是这个时候,朱雄直接远赴倭寇国,一人一枪杀疯了!获得项羽之力,提取霸王枪,获得墨家机关术,
山河已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