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十国

第一百零二章 大仁大义

耶律休哥自然认得耶律贤。

身为契丹皇室宗亲,耶律休哥自小就混迹在皇族圈子里。

耶律贤作为辽世宗耶律阮的儿子,耶律璟任命的继承人,生来便是孩子王。

那个时候睡皇帝耶律璟酗酒怠政,耶律贤作为公认的未来皇储,谦逊仁德获得了一致好评,身旁已经聚集了一批拥戴的文武大臣。

不少人都在期盼着耶律璟能够早亡,由耶律贤继位,成为契丹新主。

耶律休哥也是其中之一。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耶律必摄在两韩家、康家的支撑下,绕开了正常传承,窃取了皇位。

耶律屋质顾念大局,已经分裂的契丹,无法再次承受内部的二次分裂。

在耶律屋质的从中调和下,年少的耶律贤选择了退让。

耶律休哥也在耶律屋质的举荐下,成为了契丹新帝耶律必摄的左右臂膀。

耶律必摄这个契丹皇帝干得并不差,但在耶律休哥心中其实更认可耶律贤。

两人在这方面有着相同的特点「仁厚」。

耶律休哥看着幼时的玩伴好友,有着万千感慨,久久不知从何说起,半晌才道:「在南朝,殿下过得可好?」

耶律贤笑道:「直呼我贤宁便好,殿下早就过去事了。我现在是南朝的端明殿学士,中原书馆里的书籍任我翻阅。每日便是读书做学问,唯一的工作就是协助几位宰相整理一些契丹、漠北、漠南的史料,以作未来修史之用。」

耶律休哥带着几分牵强地说道:「也算是得偿所愿了,······只是我不了解。」他有些激动:「殿下对契丹的感情,不比我少,为何要选择叛逃?」

耶律贤道:「我留在契丹,只会造成契丹的分裂。不如留下一个叛逃之实,求得契丹一线生机。」

耶律休哥难看的一笑,心中的芥蒂释怀了。

耶律贤道:「其实在逃跑的路上,我不止一次问自己,如此选择是对是错。直至入京,见到了罗天子,确定了自己的选择。这辈子我做了不少错误的决定,唯独此次,无比正确。在汴京,我看到了一个跟契丹完全不一样的天下。一个让人向往,憧憬的世界。一个梦想中我们渴望见到的乐土……」

耶律贤将自己在汴京的见闻,自己这些年学习的知识,一一细说。

已存死志的耶律休哥听着听着,眼中透露着一丝向往。

耶律休哥作为一个契丹人,但他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向往的是圣人治世。

这一点当前高压下的契丹是完全不存在的,而中原在罗幼度的治理下却隐隐有了一点痕迹。

尤其是国都汴京,作为大虞的中心地,称一句人间乐土,毫不为过。

罗幼度并没有复制赵宋以天下养一城的制度,却也无可避免地受到最大的利益加持,成为经济文化的中心。

听着耶律贤的叙述,耶律休哥闭目感慨道:「可惜,不是我契丹。」

耶律贤说道:「可以是契丹,前提是契丹要在罗天子的统治之下。」

耶律休哥带着几分自嘲的笑道:「你就那么信任他?竟为他当起了说客。」

「没错!」耶律贤并不隐瞒,直言不讳地说道:越在中原生活,越能感受罗天子的可怕。身为皇帝,一个开国之君。雄才伟略,自然少不了。但他最厉害的不是自身的能力如何,而是将自己的大义与民生结合。」

「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是真心诚意以百姓为先的盖世豪杰,或是为自己争霸事业赢得资本而作伪一世的无双枭雄。但他克平乱世,以仁政理百姓,这已经足够了。」

「他目的何在,相比百姓获

得的,已经不重要了。他将百姓大义与自己的一己私利紧密相连,水***融。只要他能够成功,百姓的生活就能从其中得到更大的好处。这一点耶律必摄远远不足以与之相比。」

「不亲自经历,常人无法感受,中原百姓对于他们皇帝的支持。」

他想起了罗幼度亲征之日,整个汴京上空都在回荡「大虞万胜,陛下万胜」的呼喊。

耶律贤笑道:「罗天子的眼界太高,目标太远。他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亏待契丹,相反,他需要契丹人与汉人和平共处,为他提供稳定的支持。故而他不会以暴政苛政来对付契丹。首先损害的就是他自己的利益······谁会无故折损自己的利益?」

「就拿大定府来说,在你们为了求生,准备烧毁大定府之前,他已经入手准备安抚大定府了。他需要一个稳定的大定府,帮助他来控制漠南。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大定府在如此环境下,未来只会更好。」

耶律休哥虚弱笑道:「真是如此,倒不失为契丹之福。

耶律贤道:「除了契丹,不是契丹以外,无可否认这点······」他缄默了半晌,亲自给耶律休哥递上了一杯水,说道:「喝吧!」

耶律休哥惨笑道:「我这条贱命,却不知能救回多少人?」

耶律贤犹豫了片刻,说道:「估计救不了多少人!

这下轮到耶律休哥尴尬了。

耶律贤道:「也不瞒你,在来之前,陛下确实亲口说只要你逊宁归顺,此去临潢府,非必要,不动刀。但以我对陛下的了解,不管你归不归顺,陛下都不会大动刀兵。他只会杀那些他认为该死之人。

耶律休哥听得一怔,心底有些触动。

耶律贤道:「逊宁,我希望你能好好活下来,替我看一看我们幼时向往的净土,会不会在东北出现。」

耶律休哥惊愕的看着耶律贤。

耶律贤轻声道:「我旧患缠身,早已时日无多。此番北来,便没有想过能够活着回去。也许,这就是我的归宿,能够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能够在最后时刻,帮助我契丹百姓出最后一点余力。本该知足,可没有见到未来,还是不甘呐!」

他说着笑了起来,豁达中带着那一丝丝的不甘。

耶律休哥抹去了眼角的泪水,接过耶律贤递来的杯子,一饮而尽,说道:「让你这么一说,真就不舍得死了。贤宁,就让我们一起见证未来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方远穿越了,到了一个名为安顺的王朝。这是一个叫做常家村的地方,村民淳朴,团结一心。方远原本打算就这样躺平过完一生也挺好的,奈何这一世的爷爷生了一场病后险些就要噶了,交代后事时最大的期望就是方远能去读书考科举。成,那就改名考科举吧!初入学堂,常思远就闯了祸,午间别人读书他梦游,以至于夫子对他并不看好。第四年,常思远带着夫子以及家人的期盼踏入了考场,前三场回回头名,最后决定性的复试过后,却得了第二。府
兜欢喜
诸天牧场
诸天牧场
这是一本全是数字的书,它能解密世界万物。数字象征着一切,是万物的起点,也是万物的归宿。这里你会找到圆周率最后一位数字。这里你会找到最新彩票中奖号码。这里你会找到神级文明存在过的证据。来吧,朋友,随我一起解密这场数字的游戏,征战诸天万界……
许纸
五代十国演义
五代十国演义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相似的乱世,人物、故事非常相似,一是三国,一个是五代十国。似乎是三国原班人马,齐刷刷穿越到了五代,把三国故事重新演义了一次。这两段历史相似之处:一、持续时间差不多。三国,从曹丕称帝到西晋灭吴,共60年。五代,从朱温称帝,到北宋代周,共53年。二、论及前因后果,三国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灭吴,前后96年。五代从黄巢起义到宋灭北汉,前后104年。三、这两段乱世之前的朝代分别是汉、唐,都是古代
怀文书生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非系统+似爽非爽。在暗恋对象结婚宴上醉酒重生为中山靖王之后刘文的儿子,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刘备叔叔。从小猥琐发育十几年,亲爹祭天,法力无边。黄巾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放鱼的咸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秦朝,始皇帝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突然,大殿上方出现炫彩夺目光芒。秦始皇一惊,嗖地一下从坐上站起,因速度太快,摆在他身边的青铜孔雀杯掉落,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秦始皇:什么?朕49岁就驾崩了?李世民:真不愧是暴秦。朱元璋:还是朕的百姓好。
云拂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