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十国

第二十四章 古有孙十万,今有孟国主

这打仗不是简单的数字,更不是玩游戏。

军队粮草齐备就万事大吉。

用兵动武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政治。

考验的是整个国家机构的运转。

而这个国家机构的运转靠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孟昶说的简单,增兵那是一句话的事情。

可是兵从哪里来?

军粮从哪里来?

军饷又从哪里来?

同时还有派谁往?谁愿意往?

后勤谁负责?粮草谁押送?

这一切都是问题。

而能够合理调配这一切的人,远比前线打仗更加重要。

这也是为何萧何才是大汉第一功臣的原因。

同时也是为何刘备敢在新得蜀地,内部还不稳固,乱七八糟的党派联盟互扯后腿的恶劣环境下,他敢抛下一切亲征汉中与曹操叫板的底气所在。

因为他背后的那个男人叫诸葛亮。

后蜀缺少的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后蜀现今的宰相叫李昊,此人文笔极佳,但除了文笔一无是处,可就因这一所长,担任蜀相十数年,深受孟昶器重。

他常年把持财政大权,每年收入财物数以万计,生活尤为奢侈。家中蓄养的妓妾多达数百人,人人穿丝绸,将之视为常服。

他曾读《晋书》,读到石王斗富一事,对王恺、石崇非常鄙弃,嘲讽道:“穷俭乞儿以此为富,可笑可笑。”

两个历史上出名的富豪,在他心底便如乞儿一样。

但凡需要动钱,先收宰相税,然后再分发下去。

国君奢靡,首相巨贪,下面的官员一层层,一环环的剥削,到了兵士手里,还剩几何?

蜀国大范围增兵支援白水关、阳平关。

朝廷调拨的军饷,还未送到军前,就少了三分之二。

蜀国号称天府之国,极少受灾,成都平原、汉中平原连年丰收,在粮食上本是不用犯愁的。

可为了维持蜀国君臣的奢靡生活,他们颁布了各种各样的抵税方式。

种牡丹花能够抵税,砍梧桐木、楠木可以抵税,蜀锦、毛皮也可以抵税,而粮食因为最平庸,导致了税赋最重。

搞副业的人多了,种田的人也就少了。

粮食储蓄跟着不足。

这一打仗,百姓动荡,人心惶惶,商人逐利,开始收购粮食,提高粮价。

本来战时提高粮价是可以杀头的。

然官员跟商人同穿一条裤子,完全无惧律法。

非但不惩处,甚至将军粮贪墨一部分售卖给商人。

导致粮食越来越少,粮价越来越高。

乱的千疮百孔的后勤,直接将蜀国国库彻底掏空。

孟昶毫无办法,自诩有诸葛之才的那帮人都成了哑巴。

最后还是李昊站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
尘心记
尘心记
少年鲜衣怒马,征战天下,但王朝变故,天下纷争,少年意外迷失,经历种种,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烨烨子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重生宇文成都,李元霸晋阳宫举六千斤金狮。宇文成都笑而不语,举起三千斤金狮轻轻一抛,便将金狮抛起数丈高,惊得杨广大呼“天宝将军莫不是天神下凡”。洛阳武举,李元霸姜松大战三天未分胜负,宇文成都大喝一声:“你们一起上吧”!手持凤翅鎏金镗仅仅十几个回合,二人皆败下阵来。天下英雄宇文成都称第二,那个敢称第一。灭高句丽、新罗、百济一统辽东半岛,扫东突厥,迫降室韦,覆灭靺鞨,屠灭倭奴,杨广大呼:“天宝将军已经灭
月尘落
大明万户侯
大明万户侯
陈垚来到大明正德朝,出身还是勋贵,立马想到要好好享受才不枉这一生,至于那些振兴大明什么的,方便就干、不方便才不管呢,爱谁谁,小爷又不是救世主……
墨香阁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