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勇士之我是影霸

第81章 不设防

“今天,影界能请到华夏着名的科学家,柯国龙教授,可谓是蓬荜生辉啊!”

“在这里,我先干为敬!”

陈坤将一杯白酒一饮而尽,然后倒转杯子,示意全部喝完。

“酒逢知己千杯少,诸君痛饮,莫要拘束,敞开了喝!”

陈坤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接风宴开始。

众人也都不再客气,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陈坤则是又满上一杯,向同为主坐的柯国龙道歉,“抱歉了柯教授,我觉得您可能不愿意在这个场合发言,所以自作主张,替您多说了几句,还望莫怪。”

陈坤将酒一饮而尽,对一脸冰冷的柯国龙始终和颜悦色。

“你不需要说这些,你明白我的心意,我是不会助纣为虐的。”

陈坤却摇了摇头,道:“那你也得先看看,我是不是纣王,你帮我,也不一定就是为虐。”

柯国龙依旧沉默不言,陈坤也不气馁,依旧对他和颜悦色。

毕竟稀里糊涂被迷晕抓来,总得给人一个冷静期,陈坤能理解。

“来,柯教授,尝尝这个,巨型章鱼!这可是恶参兽跑到马里亚纳海沟抓来的,咱们这整个接风宴用到的章鱼,都是来自同一只。”

“呐,还有这道麻辣兔头,也是魔牛兽捉来的,一片森林里的兔子都遭了殃啊。”

“……”

“柯教授,我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异能兽没那么可怕,它们也不是非要杀戮。”

“我管它们一天,那它们就一天不作恶,我管它们一辈子,那它们就一辈子不会作恶。总之,你想想吧。”

接风宴宾客尽欢,除了陈坤和柯国龙。

陈坤为了表示诚意,喝了不少酒,没掺半点水,还都是整杯一饮而尽,激的脑子疼。

柯国龙更是辗转反侧,酒意完全没有转化成困意,只让他烦躁无比。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出去,专案组应该已经发现他失踪了,但从影界把人救出去,何其艰难。

另外,还有一个念头藏在他心里,隐隐悸动。

那个蓝白色的铠甲,依照霸王所说,是一副人造铠甲,但并非地球人制造,而是外星科技。

阿瑞斯……

柯国龙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或许这只是霸王忽悠他开的玩笑。

对于有没有这么一个科技先进的星球,柯国龙并不在意。

柯国龙只在意,那副铠甲,能否为他的研究提供助力。

柯国龙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只能起身吹吹风。

守卫看到是霸王的贵宾,并未阻拦。

霸王已经吩咐了,对柯国龙要绝对礼遇,见他如见霸王。并且影界对他不设防。

所以,只要不出影界,柯国龙是畅通无阻的。

术业有专攻,影界的一些技术,比如解放分子构造装置,他看的不是很懂。

看到繁殖穴里正在承受电击的魔六,柯国龙好奇的问值守的技术员。

“这是在干什么?”

技术员看到是霸王的贵宾,那位柯姓教授,赶忙微笑解释道:“柯教授,这是电流强化,通过特殊的手段,使破坏力强大的电流能量,转化成可供异能兽吸收的温和能量。”

柯国龙大吃一惊,道:“这么说,影界的异能兽岂不是可以无限强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