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不好意思,咱暂时往别处去说。
要不这样,我问、您答?”
疑惑地看了看女婿,祝老太太有些晃神。
女婿今天想说什么呢,到底?
怎么平时那么孝顺、那么乐呵呵的女婿,今天一反常态呀?
于是她颇不自然地呷了一口绿茶,略微尴尬地夸了一句:
“这茶好啊严明,哪儿买的?”
“客户送的,是今年炒茶比赛的冠军茶,四万一斤。
妈,您喜欢的的话,我这还有两罐,您到时候带回家去喝。”
祝娴堪堪地说:“这么贵啊?要不……”
“妈,我问您答啊……”汪严明提醒道。
这回,祝老太太不敢说话了。
“妈,您刚才说这几个小金人,做得就跟真人似的。
那您觉得这几个孩子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臆断出来的?”
祝老太太想了几分钟,喝了几口茶后,回答道:
“肯定是臆断出来的。
不像是真的,即便是真的,也都是美化过的。
现在年轻女孩儿拍照,不都用软件美化过吗?”
汪严明点点头,不带停的,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妈,您说要是这么可爱的孩子,他就是活生生存在的。
那您是羡慕呢?还是嫉妒呢?”
汪严明抛出两个选项,表示老太太只能在“羡慕”或“嫉妒”中二选一。
祝老太太不假思索:
“肯定是羡慕。
嫉妒谈不上,别人家的孩子,我就算是眼热又有什么用呢?
难道眼热之后,孩子就能变成我家的?”
汪严明其实也会话术。
别忘了他最要好的朋友——赵常他爹赵盛,可是市JC局头子。
新案子自然是不同透露的,但是对于那些早已结案审判的案件。
兄弟两人喝酒时,可是没少聊过。
汪严明对JC审问那套话术特别感兴趣,经常让赵盛举一些审讯实例给他听。
“话术”是JC对犯罪嫌疑人常常使用的说话技巧。
尤其是骗子和非法集Z人员。
例如,“非法集Z人员”说:三姨,你看我是上午还是下午去您家,给您讲讲咱投资的几种方式。
这句话里就包含有极强的暗示:
我一定、必须要去你家,给你讲投资方式。
因为,“非法集Z人员”给三姨两个选项。
一个选项是上午,另一个选项是下午。
所以不管上午还是下午,我都要去你家给你讲讲投资方式。
那如果他是这样说的:“我可否到您家,去给你讲讲投资方式呢?”
要是这样说,那就只有这两个选项:
一是去给你讲,二是不去给你讲。
如果三姨选择:“我没有空。”
如此一来,谈话就陷入死局。
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础,让三姨的心有所松动,这不就千里溃堤了吗?
JC就是完全借鉴这种说话的方式。
再比如——
JC通知证人在来办案单位做笔录。
可不要这样说:“今天你有空吗?到市局来,我给你做个笔录。”
JC会这样说:“你今天来,还是明天来市局?我要给你做个笔录。”
或者说:“你今天上午来,还是今天下午来市局?我给你做个笔录。”
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汪严明也学了套三脚猫功夫。
眼见着丈母娘按照他的问话,回答了两个问题。
汪严明又抛出了第三个问题:
“妈,那您说,这么可爱的孩子啊。
你是希望他们全都是别人家的?
还是希望他们全都是咱们家的?”
祝老太太有些好笑,这种假设性话题,有什么可回答的?
但她还是耐着性子说:
“那肯定希望都是咱家的啊!
甭管男孩女孩,随便选一个落到咱家。
那就是天大的福分了!”
说罢,老太太走过去捧起一个刻着“开阳”二字的,坐会沙发细细琢磨起来。
“妈,那咱们不如大胆一点啊。”汪严明把手里端着的小金人,塞到祝老太太的怀里。
循循善诱道:
“妈,您看啊,这儿总共七个小金人啊。
咱们把他们全想成活生生的孩子。
您是想选一个做咱家的孩子呢?
还是想选七个,全做咱家的孩子呢?”
此时呢,祝老太太左手“开阳”、右手“天权”。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
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wa,
咿呀咿得儿喂~”
她如同这歌里唱的那个回娘家的小媳妇,露出了一抹满足的笑容。
可是随后,祝老太太像是想起来什么。
脸色一变,对着女婿连名带姓道:
“汪严明,你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