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后有高人

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后有高人

刘伯温目送张异离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等许存仁劝他,他才勉强压下这口气。

“此子虽然有些本事,但好高骛远,不接地气,也难成大器!

龙虎山的人,大概格局也就如此了!”

刘伯温很不客气地喷了张异一顿,许存仁愣住,心情本能不喜。

张异虽然不肯拜他为师,但也算是半个弟子。

他跟刘伯温是老乡,也有多年的交情,他也知道这次张异确实把刘伯温气坏了。

“你大概还不知道吧,今日朝廷出了一件大事,陛下在改革科举上又有新规……”

“哦,是什么?”

许存仁确实不知道这件事,国子学本就远离行政中枢,而他最近为了迁移国子学和找算学老师这件事,早就焦头烂额。

“陛下将科举分成南北榜,以后南方士子和北方世子,各自录取!

且陛下下令,凡是开恩科之前,愿意前往北方定居的南方考生,可以北榜录取!”

“什么,陛下这是胡闹!”

许存仁闻言第一时间和其他人完全一样,是本能的抗拒。

但刘伯温说完,他却冷静下来。

“陛下这么做,恐怕已经是在为未来北方的统治铺垫了,数百年的时间,南北汉人人心已散,此法可让部分人归心,

且百姓知道南方的皇帝对北方照顾有加,也能降低我大明军队统治的成本!

陛下这一招虽然动了我南方的利益,但于天下,于大明的统治来说,就是神来一笔!”

放下利益之心,刘伯温回到一个心怀天下的儒家人应该有的心态,他越想越觉得朱元璋这一计很厉害。

他此时方有属于他名士的风采。

许存仁和浙东出身的其他人一样,本来对南北分榜很抵触,但刘伯温一说,他也明白过来。

“这件事的对与错,只看你立场站在自身还是天下的角度!

不怕你笑话,今日陛下宣布南北榜之事,老夫带着百官去逼宫了,

只是陛下似乎早就料到了我们会如此,直接打杀一些人,又拉拢一些人!

虽然我知道故土难离,可皇帝这个政策肯定会吸引一堆人迁徙北方,毕竟科举的诱惑太大了……

我就不信有一些商人会忍住诱惑,前往北方定居!

可是他们一定居,他们的资源,他们的生意,也会随着过去,过上十几年,几十年。

他们就会成为地地道道的北方人!

许老,一个南北榜,是阳谋呀!

老夫在前来这里的路上,就已经想通了,我相信今天晚上过去之后,还有会许多人想通陛下的算计。

可那又如何?

陛下一个南北榜之策,堪比推恩令!

就算我等看清楚,想清楚陛下的谋算,也挡不住这即将形成的大势!

未来两年,肯定会有许多人,或者说,属于江南的资源,向北方倾斜!”

许存仁瞠目结舌,一个小小的南北分榜,他还没看出个所以然,刘伯温居然能从这件事里分析出如此多的东西?

看来张异说得没错,他确实不能算是一个比较合格的政治家,最多算学术型官僚。

而跳出利益的圈子的刘伯温,才是散发出真正属于他的光彩。

可在刘伯温的叙述中,朱元璋才是许存仁真正佩服的对象。

一个南北分榜,一个算学入科举!

这些惊天动地的改变,就足以让朱元璋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南北分榜之策,还能顺带削弱和分化南方的实力,分流北方……

加上收买人心的作用。

等于说皇帝只凭借一个政策,就顺利完成了分权,收买人心和平衡南北几个作用,这确实算得上是非常精彩的阳谋。

“咱们那位陛下,确实不是一般人呀,这等谋划,我光是想想就无法入眠!”

刘伯温意味深长地看了许存仁一眼,说:

“许兄,伱真觉得这是陛下想出来的?”

“难道不是?”

刘伯温对于许存仁反问的回应,是摇了摇头:

“不像是,我更觉得陛下背后有一个高人……,这堪比推恩令的阳谋,是那位高人想出来,并告诉陛下的!”

“高人?”

许存仁努力回想,也想不出朱元璋身边会有什么高人?

在朱元璋的班底里,能称得上高人的人,大概只有眼前的刘基。

李善长是处理政务的能手,在政治上他可以跟刘基评一评,甚至在某方面也许比刘基还强一些。

可如果比对各方面,李善长是不如刘伯温的。

刘基都不能算高人,那朱元璋的班底里,还会有谁?

刘伯温见他这个模样,笑:

“肯定不是我们认识的老伙计……,不是我刘基自负,其他人在我眼里,不足为虑!”

“不对,既然如此,那陛下身边更不可能有高人哪!咱们陛下登基才几天,哪来的高人来投?

就算有些人想投靠陛下,也是选择观望到大都那边出结果之后才会定下,你是怎么判断出陛下背后有人,别不是你胡思乱想?”

刘伯温道:

“绝对不是,陛下这个南北榜的政策,出来很急,上次你推算学入科举,陛下很明显还没想到这个政策,所以毫无动静!

若是当时他哪怕有一些想法,都不会毫无铺垫!

可是今天,他就将这个神来一笔的政策在毫无铺垫的情况下放出来,显然是乘着算学入科举的大势,顺带改造科举!

这也侧面证明,陛下在不久前,还不知道这个政策!

所以,这两天,必然有一个高人告诉陛下南北分榜的事!

陛下也跟我一样,觉得这个政策很好,所以才强力推行”

刘伯温看了许存仁一眼,说:

“我来之前,还有几分怀疑是不是你提议的,看来不是……”

他这句话倒是提醒了许存仁,他突然有些心虚。

算学入科举一事,已经让老许感受到了许多压力,别人巴结他得有,可是仇视他的人更多。

南北榜这件事他可不能再往身上揽了,这玩意要命呀!

“算了,不提了,咱们还是聊正事,关于算学的教材,我十天之内给你编出来,到时候我会交给你,跟你徒儿的教材一起交上去,看看皇帝选择谁的……”

刘伯温话锋一转,还是转到算学教材之上。

提起张异,他又没了好语气。

许存仁讪笑:“刘兄何必跟孩子置气,他就是随口说说,让张异编写教材他拍马也比不过你!”

“此事许兄就不用说了,既然那孩子如此狂妄,老夫也想看看他的本事。他若是一般的孩子,我也就算了,不过既然是龙虎山的人,总不能让他看低我们!”

许存仁闻言,就不再劝了。

他自己就是读书人,自然明白刘伯温心中那种门户之见。

别看他们这些人平时平易近人,跟僧人,道士之流也有交往,可是如果涉及到某些核心的东西,大部分读书人还是从心底看不起僧道的。

张异换个身份,刘伯温大概会很待见他。

可他和他背后的龙虎山,从朱元璋利用来打压孔家开始,到种痘法、到插手科举……

在这位老友眼中看来,都是大逆不道之事!

许存仁对张异另眼相看的初衷,何尝不是想要将张异拉回“正途”,脱去他身上的道袍,成为一个读书人?

“罢了,左右那孩子输了也不丢人,随他!”

心中暗道一句,许存仁口中道:

“那就谢过刘兄了!”

“许兄客气,此事本就是我辈义不容辞之事!”

刘伯温交代完这些,转身离开。

许存仁亲自送他走,回到书房,却见张异咬着笔,不知道思考什么?

他进入书房,唉声叹气,神不守舍。

张异好奇打量他:

“先生,你又怎么了?

那老刘欺负你了,要不要学生帮你报仇?”

许存仁瞪了他一眼,却没什么兴致跟他插科打诨。

他说:

“刘伯温告诉我一件事,比算学入科举的事还要大,这件事可能跟你老师还有一些关系……”

“什么事?”

张异心不在焉,只是在纸上涂鸦,可许存仁口中刚说出南北榜三个字,他吓得笔都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汉家霸业
大明:汉家霸业
大权重握!灭建奴,重回库页岛!扫漠北,有北海!西出葱岭,西海归!南平中南,打通印度洋!要让!大明立于世界之巅!
千山一笑
颠覆战国之魏国
颠覆战国之魏国
都市资深宅男申魏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战国的魏太子申,而且还在前往马陵之战的路上,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保命。紧接着就一口气遇上了秦孝公、秦惠文王、楚威王、齐威王等一群雄才伟略的君王,还不算他们手下的顶尖人才。利用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和肠子都悔青了的知识水平,如何在战国中生存下去
水动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穿越藩王第一守则,当个闲散王爷。什么?你告诉我穿越到了大明,并且还是一辈子都被软禁在应天府的吴王?他的好四叔燕王朱棣亲率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没系统前,朱允熥只求打退燕军,就藩当个闲散王爷,实在不行就偷偷坐船跑路。绑定系统后。朱允炆?朱棣?他们是什么东西?皇位还得本王来做!第一次签到,大雪龙骑军!一战灭朵颜三卫,打的朱棣怀疑人生。就藩杭州府,惩戒贪官,实行洪武祖训,扒皮充草。发展海军,提前开启殖民时
山里小飞猪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主角从网上意外获得一套修炼功法,不想修炼时系统错误,将主角误投在一个,即将成为北宋太子妾室的女人身上...主角若想修复系统,重新变回男人,就得不断吸收别人的怨气...
北疯不冷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穿越][不圣母][杀伐果断][权谋烧脑][开疆扩土]主角:朱佑极穿越成大明战神的孙子,明宪宗的皇长子,母亲是万贵妃,天胡开局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猪骑朕,牛不牛众大臣,女真,日本,蒙古,朝鲜,世界各省………………众人:陛下真乃大明第二战神也!作者不会断更,但工作忙,希望大家支持,欢迎评论指正,有错必改,谢谢
皇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