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所谓的人性,他本身即有善良也有邪恶,实则已包罗万种。
比如有自私、贪婪、猜疑、嫉妒、欺骗、排挤、争斗、凶残;
还有慈爱呵护、睿智远瞻、相亲相爱、仁义礼信……。
人以单体为主,本能中自带着自私贪婪残忍,为能活着掠夺一切资源。
可产生灵智后又发现,只有聚集在一起才能更好生存,才能更强大长远。
人与人相互间若彼此不被消灭,必须适应遵守一个相处规则。
而人与生存环境之间,也必须遵守一个相处规则,才能彼此平安。
人之恶是天性自带,人之善则是有了灵智后逐渐生发的。
善恶就看成长起来的他,根据环境需要,把什么样的本能本性,发挥到极致。
若求生的本性大于一切,他会以自私自利为主,兼有贪婪凶残的野狼恶性。
若他从小在人群的呵护里生长,会被同化成集体意识。
一切以维护争取本集群的利益为主要对象,与环境做斗争。
身兼相亲相爱、呵护幼小、热心助人等许多人们称之为善良的举止。
所以,不能只以单纯的行为来诠释人性的善恶。”
这个答案让二书生的眼球掉落一地:
他们觉得和自己已知的知识相违悖,不应该是“人之性初以善为本”吗?
这时,店小二进来给客人送热水和热茶;看到二位书生后瞪大了眼睛。
他频频回头,赶紧小跑着出去了。
“人性是白片儿,这不是你一开始就强调的吗?怎么最终证明是恶果?”
“呵呵,我说人之初是白片儿,那只是说智慧知识上的无知。
如若人之初没有集群环境输入给他共同认知,始终以个人利益高于一切;
那他就一直沉浸在个人生存意识里。吃草算是善良者;
吃牛羊小动物的肉,掠夺剥取它们的皮毛做自己的衣服等;
这就纯粹体现的是强取豪夺、自私自利的恶劣根性。”
青衫书生思索道:“如此说来,人性的恶来自本能,善是后期培育的结果?”
“嗯,人性兼具善恶两重性。而萌发的智慧,能战胜并压抑住内心邪恶。
恶狼若自幼被人收养,长大就能对人们友爱保护,不去伤害。
这就是后期集群智慧教育的结果,恶性被压抑而善性大发展。
只不过人与人之间更容易言传身教,诞生出集体相处的智慧。
人们没有深入想清楚这个道理,看到的只是人性表面上的善良温和顺从。”
正说着,只见老板娘带领仆人端着藕粉薄粥及碗勺进来,放在方桌上。
她已经换上半新的粉紫色外裳,青色长裤裹着裤脚,露出足上的青色绣花鞋。
银盆大脸薄施粉黛,遮住了青紫伤痕。
头发依然梳的光鲜照人,银钗玉簪斜插脑后,手中握着一方粉紫绣帕。
她满脸堆笑地对众人道:“时间尚早,还以为贵客们仍在休息。
若不是小二来说,都不知道我家两位博士已经来打扰了贵客清修。
我特意让人做些新出田的藕粉羹,给几位贵客尝尝鲜。”
老板娘亲自动手,给在座各位盛好藕羹放在面前。
俩书生羞赧地站起来,对老板娘抱揖行礼:“有劳娘子。”
笔者的话:
致敬,儒家的先贤圣人——荀子。
致敬,儒家的先贤圣人——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