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阳翟风情
夜晚时分,几人陆续进入阳翟城内。刘利光欲待直接带众人到他的医馆内安置。
王小儿等人奇怪,其它如成都江州等城为了防盗贼,日暮时分均关闭城门禁止出入。
而阳翟城却很是不同。已经二更天了也不闭门,任由城内外人来人往。
再看入城街道开阔宽大,两侧房屋林立似乎都是木质建造;迤逦延展形成长街。
屋宇房檐下都悬挂着灯笼,墙壁颜色基本以朱红或者铁锈色为主。
在灯火辉煌的映照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颜色。
尤其在宽大街道两侧,横着小贩商贾们的车子架子,上面摆满各类物品。
刘利光边走边解释给大家:这是阳翟城千年以来的夜市习俗。
即便是到了三更天,道路上也依然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那些屋宇大门有许多红男绿女们进进出出,有小童们为挣跑腿费到处帮人采买。
间或有乐器弦器声和歌声从里面传出,还伴随有高喝低吟,声声不绝于耳。
王小儿三姐流连于街面的各类小吃特产,特别喜欢各式奇巧殷工的玩物。
他们带着霆甲雷甲一直玩到快散市了,才肯回去休息。
晌午后,几个人正讨论是否要停留几天,刘利光的介绍让王小儿们兴奋不已。
就听到医馆的前大院儿,喧嚣吵闹声翻天,伴随着妇人少儿嚎啕的委屈哭声。
王小儿挤入人群去看,又听众人议论纷纷,才知道这老年人付不出医药费。
被医馆内的账房揪住不放,连带着马车上生病的母子俩也走不脱,开始啼哭起来。
王小儿心内很是纳闷:刘利光的医馆一向治病救人以人为本,不以盈利为目的。
尤其对那些贫穷矜寡的老人免费医治。怎么这里和其它处的医馆不一样?
他思虑到吵闹声会影响师傅他们,让师弟的脸面无光。
就问了个数字,自己掏腰包帮助垫付了所欠余额。
回到住处客堂,龙三姐嘲笑他:神识飘到哪儿去了?还用亲自跑去看热闹?
王小儿没理她,紧揪刘利光胸口的衣襟责问:
“你医馆一向是对贫穷者关爱有嘉。对付不起账的人也包容谦让,甚至不收费用。
怎么这里和其它地方不一样?”
刘利光眼神闪烁,有些尴尬地道:“这里是九州第一都,最不缺的就是钱。
最需要的就是权利;最难以把控的是人心变化;最容易看走眼的是人外表;
最没用处的是同情心;最让人唾弃的,就是你这样的烂好人。”
“什么?”王小儿对他那自私回护的狡辩,欲挥拳相向,被圣僧拦住。
“怎么回事?”圣僧师傅问王小儿道。
王小儿回道:“前面那个老翁年逾古稀,儿子远行不在家里。
儿媳妇和孙子全病着,他亲自驾车送过来医治。
可花光了带的所有银子,又把驾车的马也卖了一匹,还是不够付医馆药费。
医馆账房不再让他们赊欠医药,硬要把最后拉车的那匹马也给扣下来。
还扬言说要把他告到官府去。
你说,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拉得动车架子,带俩病人回远道的家吗?”
“他姓啥?”刘利光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