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初见郭子兴,一个照面,就懒得往上凑,不管是献策还是褒奖,都躲得远远的。
刘基慢悠悠走着,大帐外热闹如白昼,各路人马齐聚,红巾军,白莲教,弥勒教,鱼龙混杂,良秀不齐。
“乌合之众。”
刘基笑眯眯吐出几个字儿,充满了嘲讽:“没有理想的乌合之众,沉迷于今日的成功中,也将消亡于此。”
“国瑞呀,你的理想是什么?”
刘基说的是朱重八的字,由郑家老太爷赐予,朱重八对这个字格外珍惜,亲近之人会喊他重八,他家中排行老八,而喊国瑞就像正式场合里有了介绍的名字,总不能说这是我家第八个儿子所以叫重八。
朱国瑞转身望着刘基,眼神安静:“我想救百姓。”
“救百姓?”刘基哑然失笑:“如何救?加入红巾军?你可知红巾军如何?争权夺势,勾心斗角,我不喜郭天叙是他心胸狭隘,嚣张跋扈,乃为草包却身居要职,可哪权势压人而有鱼肉百姓之威。”
“郭帅爱民如子。”
朱国瑞皱眉,眼里光芒如闪电,有灼灼逼人,步步紧逼之意。
“与我何干?”刘基完全不怕,摊手道:“我不喜郭子兴非是他教子无方,我非亳州的子民,亦不受元庭恩惠。”
“既然如此,为何不喜?”
朱国瑞反问道。
刘基嗤笑一声,眉眼弯弯,几分冷漠:“我不喜是因为郭子兴足够仁义,一个仁义有余,果断不足,空有理想而无野心的人,一个陷入权利争斗,满足于亳州,而非放眼天下的庸碌。”
“日后郭天叙欺压百姓,他郭子兴岂不是自打嘴巴?朱国瑞,到了那时,你又能如何?你又敢如何?”
“救世不是靠嘴皮子。救民不是将民送给别人做子民,而是自己爱民如子。”
他对陷入沉默的朱国瑞扯了扯嘴皮子:“朱国瑞不是朱重八,朱重八不是朱国瑞,朱国瑞的野心和理想是朱重八无法背负的。朱国瑞,你的脸上都是野心。”
说完,轻轻拍了拍朱国瑞的肩,施施然走了。
得亏他是阿英意中人,否则谁愿意浪费口舌?
他刘基吃得是阿英的米粮,穿得是郑家的衣裳,郑家村方寸之地却人人尊敬他,何苦在郭子兴跟前出头?
刘基的才华只会奉献给该奉献之人。
若是阿英愿意……
罢了罢了。
刘先生摇摇头,指望那个懒货争天下?不如指望她学会主动加班。
哎!
刘基想起郭天叙看朱重八的眼神,勾了勾嘴角,呀,有热闹看了。
朱国瑞站在原地许久,长长吐出一口气。
这口气像是要将胸口的抑郁和被看穿的悚然一吐而尽。
薄薄嘴唇上扬,缓慢拉扯出弧度。
整齐的牙齿,爽朗的笑容,毫无阴霾的脸。
瞧,他是朱重八了。
“郭少帅。”
郭天叙不屑一顾撇了眼乡下来的泥腿子,笑容灿烂,毫无芥蒂的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