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选择的这种模式的前提是你验收的时候真的能付得起钱,别像很多项目到了最后,大楼盖完了,钱却给不了,那就麻烦了。
李青云缺钱吗?当然不缺了,李青云之所以不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就付钱,就是怕中间出现问题,比如房地产公司偷工减料或者磨洋工,干一天歇三天,那样工程进度和质量得不到保证。
李青云只能选择最后付款,当然这种方式很多房地产商是不愿意的,因为施工过程中得不到一分钱,房地产商要垫资,很容易出现资金链的问题。
但是话又说回来,没有最好的商业模式,只有最合适的商业模式。
很多政府项目都是这样干的,先让建筑公司垫资建设,建好以后政府出面验收,最后结款,而且很多政府项目验收后好几年都结不了尾款,不是照常有很多建筑公司抢着干政府项目。
为什么?究其原因是政府项目给的钱多,利润大,所以建筑公司才愿意冒险。
李青云敢开口说这种合作模式,就是因为他不缺钱。
这种大型地产项目建设起码要一年多甚至两年以上,提前把钱给他们那就是浪费啊,把钱留在手里在股市投资,一个月起码翻一倍,不香吗?
李青云当然选择先把钱留在手里放到国外金融市场投资了,以他的能力,一年起码翻十倍,比起多给建筑公司的那点钱,根本就不值一提。
“青云,你选择这种合作方式的话,那可要多花很多钱啊, 要知道垫资工程可是要比出资工程要多花一半的钱还不止呢。”薛军提醒道。
“嗨,那算啥,”王焱洲一摆手,无所谓的说道:“军哥,你是不知道青云的能力,青云留着资金投资在金融市场,一年起码翻十几倍,就算垫资工程要多花一倍的钱也无所谓,青云把钱投在金融市场,一个月就能赚回来了。”
王焱洲是知道李青云操作股票的厉害,可是薛军和万凯还不知道,那份交易记录早被秦云平下令封口了。
而交易公司也被秦云平警告过,不准乱传,所以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
薛军和万凯知道李青云的搞金融的,也知道他在外汇市场狂赚了六百多亿,但是两人都觉得那里面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和赌徒思维,并不觉得李青云能在金融市场长赢。
此时见到王焱洲这么说,两人都有点好奇了,“是嘛,青云,你在金融市场真的这么神?一年能翻十几倍?”
李青云谦虚的笑了笑,“别听焱洲瞎说,翻几倍是可能的,但是也不是那么绝对的,毕竟金融市场不是我家,不受我控制。
赔钱的概率也是有的,我只是运气比别人好一点而已,赚得多一点而已,我也不敢拍着胸脯打包票说稳赚不赔,那我不成了神仙了。”
王焱洲喝了点酒,加上今天开心,就没想着帮李青云掩饰,他认为李青云那是在谦虚呢。
“青云,军哥和凯哥都是自己人,你就别假谦虚了,你的能力比巴菲特还牛,你怕啥,直接点告诉他们,你是金融天才,你就说你炒股到现在,资金都翻了多少倍了。”
李青云笑笑,这他还真没算过,严格的算的话,当初他入市资金只有不到两百万,按照两百万算,在各种杠杆融资的手段之下,资金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是六百多亿了,就是三万倍啊,说出去都没人敢相信。
薛军和万凯久混商场都是人精,看出王焱洲说的不是假话,再看李青云那笑笑不语默认的样子,就知道王焱洲说的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