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疯批权臣的炮灰原配

第164章 难处

她怀疑这个小石头很可能是布泰耶和布泰耐要找的人!

小石头的母亲是大漠的和亲公主,父亲是皇帝!

通常来说,作为和亲公主远嫁的,一般不会有君王献出自己的亲生女儿。

可是大漠王当初正被沈家打得几乎灭国。

当时沈老将军执意要乘胜追击彻底消灭大漠人。

而皇帝却在这时候不准沈将军继续进军。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沈老将军半生沙场与大漠为敌,眼见唾手可得,焉能放过此良机。

他抗旨了。

皇帝也是在那时候,坚定了对沈家痛下杀手的决心。

皇帝看着沈家日益壮大,本就愈发忌惮。

满朝文武,乃至街头巷尾的百姓无不称道沈家精忠骁勇。

倘若沈家乘胜追敌,彻底消灭了大漠人,日后必定功高震主。

皇上紧急下了诏令,道道施压,更隐晦的以沈老将军的发妻以及三子为挟逼他回京。

皇帝调回了沈家的主力军。

要大漠王献出最珍爱的女儿作为和亲公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漠王只能忍痛割爱,将自己的亲生骨肉献给皇帝。

这皇帝也是个人才,为了防止沈老将军日后威胁到他的政权,他想了个刁钻的计划。

他先与大漠的和亲公主生下孩子。

再派自己的亲信出征率兵去敌方。

两军对垒,到那时候他把这大漠的和亲公主挂在城楼上威胁大漠王,让他自愿归顺。

如此一来,皇帝的亲信有了功勋,皇帝再给沈家直接安插个里通外敌的栽赃,夺了兵权。

他兵不血刃。

但人算不如天算,皇帝的计划被和亲公主识破了。

枕边人是真心还是假意,长年累月下来怎会感受不到呢。

又况且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中原人和大漠人之间的民族冲突早已根深蒂固。

和亲公主倾尽浑身解数,买通了一个老太监,生产之际用一死胎浑水摸鱼,偷偷让那老太监将婴儿迷晕,带出宫外。

而后,和亲公主为了免受俘虏致使父王为难,当众从城楼上跳下去了。

老太监艰难给大漠送了封信,连同这个计划一并送给了大漠王,并将会面地点选在福满城中。

正是十月十八日。

因得两边路途遥远,待得大漠王收到信又派了两个儿子来中原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了六年。

而这个小孩子,每一年的十月十八都会与老太监去福满城等待大漠人。

第四年的时候,老太监也死了,小孩子自己独自生存了两年,他天真的以为,大漠的姥爷会将他接走救他出火海,但他没想过的是,迎接他的将是另一场更为巨大的悲剧。

皇权没有可言。又况且这小子的身上流淌着皇帝的血脉,大漠王对于一个身体流淌着敌人血脉的孩子毫无所谓的隔辈亲。

小疯子在养病,辛月影不打算告诉他这件事。

她准备先找谢阿生谈一谈。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狱王重生:回到老婆孩子被杀之前
狱王重生:回到老婆孩子被杀之前
+++算命,算命,命中注定!轮回,轮回,扭转金轮!你敢相信吗,西北狱王重生后竟沦为算命先生;上一世胆小怕事的黄皓这一世却大开杀戒;他打着专算疑难杂命的招牌真的是招摇撞骗?重生、算命、玄学、歪财、经商、除奸……他到底是与黑暗斗争到底的都市青年,还是夜幕降临后的一尊杀神?七年前他害死妻儿逼死父母,七年牢狱换得一声枪响,“砰”!西北狱王,回来了……
凡骨俗胎
绾青枝
绾青枝
阮家大姑娘金尊玉贵,京门绝色,一腔真心却被昔日姐妹碾入尘泥。重活一世,她逃开那个四四方方的天地,步步为营,她要将生死掌握在自己手里。少年鲜衣怒马明艳张扬,阮卿将他藏于心尖十年也未窥探其心迹,所以这一晚,她只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的耳根有些发烫。她哭的是这十年里的少女春怀,也是前世里她与顾珩那未完成的婚约,可顾珩偏偏总是这样,即使不是他的错,他也愿意一直向她低头。她怎么能不哭呢。皎皎月光下,少女亦酥亦脂
绾幼
原来不是种田系统啊
原来不是种田系统啊
不是种田文,只是一个半残废的失忆系统遇见一个性格偶尔二哈的姑娘,一人一统共同努力的故事。挖地可以练习工兵铲,我不是学渣,只是稍微有点戒心;天天想办法帮你增强实力,我不是废统,只是曾经做过交换。虚空中若有神明,那他所给予的一切,一定都标好了价格。我得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付出代价的却不是我……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女人默默在付出;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可能有两个男人,不,一个男人和一个系统在
冷寒阳
重生后,拒绝做病娇舔狗
重生后,拒绝做病娇舔狗
+++++前世安夏以男闺蜜的方式追求着林宛儿,虽然数次表露心意,但是却被朋友的方式拒绝。不死心的安夏保持了这个状态十年,却在想要放下林宛儿与别人成婚时,被林宛儿杀死。重生归来的安夏决定不再和林宛儿有任何关系,而与却留学三年的青梅竹马未婚妻富婆田月芝相处,在大胆且主动的田月芝每天诱惑下,过着幸福充实的生活。“林宛儿,我喜欢你。”“安夏,你在说什么啊,我们不是一直都是好闺蜜么。”“是么,我不想做你的闺
波波秋
八零医少媚娇妻
八零医少媚娇妻
他爱她入骨,她却害得他家破人亡,含恨而终。一朝重生,她只为他而来。然而……“媳妇儿,你刚刚看了那个男人十秒钟!我吃醋了!”“媳妇儿,你刚刚对那个男人笑了!我吃醋了!”“媳妇儿……”
九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