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朱标不在。朱元璋将眼神递给胡惟庸。
老胡,该你上了。把面子给咱找回来。
胡惟庸微微一笑,站出身来。“诸位同僚,稍安勿躁。你们别只看着金陵城的困境,还得看看金陵城的闪光。”
“陛下捐出所有粮食命五皇子赈灾。五皇子给金陵所有吃不起饭的百姓施粥,不曾落下一个人。”
“金陵之所以到现在没饿死一个人,全在陛下英明!”
“尔等切勿污蔑陛下,陛下乃千古圣君。”
众臣都被这一连串的马屁拍晕了。
瞅瞅。瞅瞅。
怪不得人家能当丞相。
光这拍马屁的功夫,都无人能及。
陛下那是英明吗?那是陛下有个好儿子!
要不是五皇子无偿捐献,赈济百姓,就他做的那些事儿,不骂个三天三夜,他们就白十年苦读,学的这一身喷人的本领。
“惟庸啊,过了,过了。咱哪有你说的那么好。都是咱应该做的。”
朱元璋还谦虚上了。一边得意洋洋的昂首挺胸,反手就给胡惟庸一个背刺。“惟庸啊,你说说现如今该怎么办?你是丞相,你得给咱拿出一个合适的办法来啊!”
胡惟庸翻白眼。陛下,我刚给你解了围,你反手就背刺我?
还能不能一块儿好好的玩耍了?
我把你从火堆上救下,你反手就把我架在火上?
朱元璋瞪眼:咋滴?丞相是让你白当的?麻溜的给咱想办法。
要不然。咱放老五再把你家炸几遍。
其实胡惟庸这会儿有办法。
各大粮商眼巴巴的等着通过胡惟庸往上捐粮,立功劳呢。
不过,就算有办法,他也不会直接说出来。
立功,也得分个时机。
举手之劳和力挽狂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等到金陵粮价涨可涨,朝廷毫无办法的时候,他再轻描淡写把所有粮食砸在朝廷上下的脸上。
如此才能以力挽狂澜之态证明他的能力。
这才不负众多粮商几箱子奇珍异宝所托。
“陛下,您卖粮食的钱能不能先拿出来救救急?臣在金陵还有些面子。臣亲自出马向粮商买粮……”
胡惟庸提出一个朱元璋不可能答应的办法。
果然,朱元璋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是咱扩军的军费。咱要扩军,咱要造飞雷炮,咱要扫平北元,咱要统一天下……”
胡惟庸:“陛下,您得先顾着眼前。最起码,您得给宫里买点粮食是不?听说宫里明天就断粮了。您总不至于饿着肚子处理国家大事吧?”
朱元璋梗着脖子。“百姓们饿肚子,咱跟着一块儿饿肚子。百姓吃什么?咱跟着百姓吃什么。”
“跟百姓一块儿同甘共苦咱可以。可要是动咱扩军的银子,不行!”
“让你们想点办法,你想动咱的银子。咱要你们有什么用?”
众臣:???
陛下有即不用动银子,又能解决金陵困境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