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从马车里下来,入眼所见,是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
河流两边围着一圈高耸的围墙,围墙里似乎有怪模怪样的机器,随着巨大的铁块儿一上一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隆”声。
朱橚带着朱元璋经过三道查验,才进入围墙。
一进门朱橚就领着朱元璋走到那怪模怪样的机器面前。
“爹,这是水力冲压机。”朱橚边介绍,边拿起一块儿两三毫米厚的薄银板,放到水利冲压机下。
随着机关开启,巨大铁块落下,
几百枚崭新的银元出现在朱元璋面前。
朱橚等银元冷却,拿起一枚银元递给朱元璋。
“爹,用信誉发纸币你暂时是别想了,还是考虑怎么发行有价值的货币好一点儿。”
“你看我新造的银元,重半两,含银九成,铜一成。关键是它天生自带防伪手段,您吹口气儿放耳边听听,是不是有一种特别的嗡嗡声?”
“我设计的银元有一钱,两钱,半两,一两……四个标准,分别对应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和一贯。”
“锻造它们成本很低,加铜的一成利润足够它的铸造成本。用银元代替大明宝钞,即能防止朝廷滥发多发,又能解决朝廷缺铜钱的困境。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朱元璋打量着手中的银元,重约半两,厚还不到一分(一分约为3.33毫米),大概一寸方圆(一寸大概33.3毫米),不论携带还是交易都挺方便的。
他之所以急着发行大明宝钞,就是因为重铸铜钱耗费太大。
大明铸造铜钱用的是浇铸的办法。铸钱时先用绳将范的两半捆定,木框上有现成的入铜孔道,这孔道联系一百枚钱纹,将铜液由孔道灌入,一次就成一百枚铜钱。
冷却后取出将钱文摘断,然后加工:先锉边,然后再分别锉平面。
光是铸币的工人就有匠头、翻砂匠、滚锉匠、磨洗匠、刷灰匠等等。
朱元璋粗略算过,铸造1000文铜钱,大概要花费500到600文的成本。
用铜矿铸钱还好,多少有点赚,可他么用前朝的铜币重铸,完全就是往里赔!
朱元璋就是赔的受不了了才想出大明宝钞的想法。
这银元的出现,完全就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不过……
朱元璋盯着银元上的图案,一脸蛋疼。
一面是几行字,“洪武六年制”“半两银”“洪武通宝”等字样。
可他么另一面是啥?
朱橚蹲在树上扮鬼脸吐舌头!
朱元璋看见那幅画瞬间就不淡定了,要是银元上印的是这样的图案发行天下,他还活不活了?
真当他朱元璋不要面子的?
“娃子,还有其他的图案没?这副太不严肃了,换一副。”
朱橚翻个白眼,递给朱元璋几枚模板。
有马皇后雍容华贵的“半两银”。有太子朱标儒雅随和的“半两银”有朱雄英乖巧的,甚至还有各大勋贵威武不凡的。
可朱元璋翻来翻去就是翻不到自己的。
“娃子,为啥没咱的图案?咱老朱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凭啥没有咱的模板?”
朱橚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不屑嗤笑道。“爹,为什么没有你的模板你心里没数吗?就您那张鞋拔子脸,比驴都长!用您的脸当模板,半两银的成本生生能增加一钱!”
“我不用您的面容,完全是为了节省成本啊!”
朱元璋:(|||?益?)—?
你他么说咱长的像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