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选的护卫今天已经到了,一共四个人。名叫孙大山,孙大牛、孙大河、孙大树,这四人之前的主家是远在湖州的一个五品官员。因为主家牵扯到一桩案子,全家被发卖。
梁明博之前就和牙行打了招呼,有好的护卫给留意着。这四人原本不是发卖到并州,梁明博动用了一点小关系,将四人要了过来。
他们都是湖州洪城县一个村的,村子里都是姓孙的人家。村子崇尚武学,四人自幼就跟着村中长辈习武。后来遭遇了洪水,村里很多人都遇难了,他们在村里也活不下去了。自愿卖给大户人家做护卫,换来为数不多的银钱让家人活下去。
梁明博还让管家去牙行选了其他人,但没有合适的,牙行的人说这几天还会到一批人,到时去梁家通知梁管家。
梁府给了一架马车让他们四人自己自己驾车过来,马车以后就留在作坊里用。梁老爷已经飞鸽传书给了林子阳,让他这几天看着点,四人到了就一起去大石村作坊。
林子阳接到信后第一时间让李小勇转告了刘可冉,算了算日子差不多就是去香缘阁取衣服的时候。于是一大早刘可冉叫上蒋晨瑞来到香缘阁,买了新的棉花,还有棉布让香缘阁的绣娘做成棉被。
可冉想起萧涵月书里生活用品那一章讲过,可以用棉布做成一条大口袋,这样把被子装在里面,袋口用几根绳子栓住。每次拆洗就只需要洗口袋就行,不需要再用针线订被子。
把这个想法和徐娇娇说了一下,徐娇娇也觉得这个方法比较好,于是找来绣娘一起琢磨着做出了第一条大口袋,可冉想起书中这样的口袋称为“被套”。
于是和徐娇娇说:“这样的口袋叫做被套,枕头也可以做小口袋,叫“枕套。”。徐娇娇对可冉的这个想法很感兴趣,把可冉拉到一边说道:“县主,你这个点子太好了,我们香缘阁出钱买下,你看可以吗?”
可冉连忙摆手道:“我就是一个想法,连张图纸都没有,你想以后做这样的被套就做吧,这都是你们绣娘一针一线缝制的。”徐娇娇还是不依,最后这一次可冉选的棉布都没有收钱。可冉和蒋晨瑞将所有物件放到马车上后,就匆忙离开了。
徐娇娇没有闲着,让绣娘赶制了两个样品,下午跟着送货的马车去了县城。她要赶紧去找孙东家,这样的被套特别容易被仿制,但是香缘阁是第一家售卖,只要数量够多,一经推出还是会大受欢迎的,也能赚到一笔可观的银钱。香缘阁三家店只需要商定好时间,同步推出。
下午一辆马车驶入了黎湾镇里,赶车的车夫向路人打听着百草堂怎么走。其实镇上就一条主街,一直往前走就能看见百草堂,马车在百草堂门口停了下来,
赶车的孙大山,他是几人里年纪最大的,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孙大山从车辕上下来,走进百草堂。现在都是林子由在外面给病人看诊,此时病人不多。孙大山向林子由行礼并说道:“大夫,我从并州过来,想找林子阳管事。”
林子由顿时了然,说道:“我是子阳的哥哥,你稍等。现在就去叫子阳过来。”孙大山听完有些疑虑的看着林子由,林子由不知道孙大山为何用如此的眼光看着他。
等到林子阳出来后,孙大山也是同样的震惊,但是他稍微控制了一下表情。每个大户人家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梁老爷在外面有两个私生子也不足为奇。
原来孙大山的爷爷早前跟着自己的师父,一位老仵作,学了一手识骨辨认人的本事。后来卷入一场权贵人家后宅阴私之事,师父惨死,他为了活命逃跑到洪城县,隐姓埋名做了孙家庄一户人家的上门女婿。
按理来说三代归宗,孙大山应该跟着爷爷的姓。但爷爷为了他们的性命着想,还是让长孙继续姓孙。
孙大山的爷爷虽然平时不多言不多语,但也把这一手绝活用到好处。家里平时帮着镇上财主放羊,放牛。有时羊群混入了别家的羊,几百只羊,爷爷都能分辨出来。
靠着这一手绝活,家里生活尚可。虽然没有让大孙子跟自己姓,但爷爷对孙大山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小的时候孙大山就经常和爷爷一起上山,爷爷不想这门绝活失传就教给了孙大山,但叮嘱他只能用来辨别动物,切记不能对人进行辨别,以免给自己带来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