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162.伏杀邓艾
赵丽容也侧头看看,又低声说:“唉,事情到此地步,真的很难说。
如果真不行的话,咱们怎么办?
爹几次给我们姐妹相亲,可你我总是不喜欢那些纨绔子弟,富家公子,多次拒绝。
爹也年迈,赵广叔叔也因身体欠佳,武力不济。”
赵丽霞又侧头看看。
她不愧曾潜魏国为谍,为人处事,十分谨慎。
她发现那些亲兵距离自己姐妹俩还有十几步远,便低声说:“曹髦小儿亲民,
礼贤下士,胸怀宽广,海纳百川,终成大事。
若我汉灭,我等便为大魏子民,只有潜伏民间,我估计他能一统天下。”
赵丽容一怔,此时亲兵已至。
姐妹俩只好执枪起身,继续率部巡视山寨四周。
就在此时,有斥候策马如飞来报:“蔡仁等曹魏诸将突袭夷陵,夺取夷陵,
并护粮草至荆州,再次大败孙坤。
徐霸奉旨镇守寿春,接替蔡仁训练水军。
司马燕出使江东但未得吴帝接见,败兴而归。
曹髦西巡陆豫大军,意在鼓舞士气,攻夺潼关。
现在蔡仁率部西进,破关夺隘,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成都。
幽州兵马左右都督曹鬃和童铁集结兵力五万,攻陷北面草原。
现曹魏已经在幽州以北设立北州。
卫瓘出任新北州刺史,曹英栋为新北州兵马都督。”
赵丽容和赵丽霞急急提枪回寨,向姜维禀报。
姜维听报,仰天长叹:“天丧我也!”
其副将宁随紧急献计说:“魏军虽断荫平桥头,雍州必然兵少,大将军若从孔函谷,径取雍州,诸葛绪必撤荫平之兵救雍州,将军却引兵奔剑阁守之,则汉中可复矣。”
姜维从之,即令赵统、赵丽容、赵丽霞率部回师保护成都。
他自发兵入孔函谷,诈取雍州。
此时,司马炎已任命诸葛绪为雍州刺史。
司马舟因军旅不行,已被诸葛绪取代。
现有细作报知诸葛绪。
诸葛绪大惊:“雍州是我合守之地,倘有疏失,主公必然问罪。”
他急撤大军从南路去救雍州,只留少数兵马守桥头。
姜维率部入北道,约行三十里,料知魏军起行。
他乃令大军往回走,后队作前队,前队作后队。
其大军径到桥头,果然发现魏军大队已去,只有小部分兵马把守桥头。
姜维随即下令冲锋。
守桥魏军见姜维势大,赶紧逃跑。
姜维跃马过桥,下令尽烧其寨栅。
诸葛绪接到哨骑探报,急率部掉头。
但是,姜维已经率部走远了。
诸葛绪只好仰天长叹,但却不敢追赶。
……
姜维率部过了桥头,奔驰数里,发现前面有人率部奔驰而来。
他勒马停下,众将士也止步待战。
却发现是左将军张翼、右将军廖化率部而来。
唯独不见夏侯霸及其所部。
姜维顾不及礼节,急问成都情况如何?
张翼难过地说:“黄皓信巫,不肯发兵,汉中已危。
阳安关亦被钟会所取。
今闻大将军受困,特来接应。”
姜维又慌问:“蔡仁兵锋直指成都,现况如何?”
张翼摇了摇头说:“未闻蔡仁入川。
按曹髦一贯用兵之道,往往是声东击西,定此将却忽现彼将,其意难测。”
姜维无语,遂下令合兵一处,一起赶赴白水关。
廖化却建议:“今我军四面受敌,粮道不通,不如退守剑阁,再图良策。”
姜维欲问夏侯霸现在何处?
此时,哨骑来报称钟会、邓艾分兵十余路杀来。
廖化又急急说:“大将军,白水地狭路多,非争战之地,且退去救剑阁。
若剑阁有失,必定绝路。”
姜维无奈地点了点头,遂下令兵马拔营起寨,赶赴剑阁。
岂料,姜维率部将近剑阁关前。
忽然鼓角齐鸣,喊声大起,旌旗遍竖,已有大军把住关口。
姜维大吃一惊,急举令旗,全军止步。
他定眼一看,却是辅国大将军董厥率步骑兵二万守住了剑阁关。
此时,董厥望尘头大起,疑是魏兵,急率部把住关口。
但没想到却是姜维、廖化、张翼率部而来。
董厥大喜,急跃下飞,恭迎姜维率部入关。
双方率部入关,相互见礼。
随后,董厥哭诉后主独宠黄皓,而黄皓专权之事。
姜维劝慰说:“董公勿忧。只要姜某在,必不容魏来吞我大汉。
我等暂且守住剑阁,再图退敌之策。”
董厥苦丧着脸说:“剑阁关虽然可守,怎奈成都无人。
董某听闻蔡仁已经率部入蜀,兵锋直指成都,唉!”
姜维不以为然地说:“蔡仁虽智勇,但在水战。
成都山险地峻,非可易取,董公勿忧也。”
他又问张翼:“夏侯霸何在?”
此时,哨骑来报称诸葛绪又领兵杀至关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