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

第四〇章 分化王进才(上)

第40章 第四〇章 分化王进才(上)

平江县治以南三十里的罗城,是一座半月形的城池,坐东朝西,毗邻芦溪河,相传本是春秋时期罗子国的故城,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雨洗礼,也不知道中间经没经过修葺,一直屹立未倒,现如今正被王进才部下的都尉范守得所占据。

王进才也是都尉,都尉成了都尉的部下,这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在由溃兵组成的王进才所部不是个例,跟范守得一样屈居人下的都尉还有一个李秉道。

范李二人都是从九江战场上败退下来的,一个手下收罗了五千多士兵,另一个收罗了七千多,因见王进才势大,所以暂时依附于王进才,王部进占平江县城后不久,范守得被派来守罗城,李秉道被派去守金铺哨(今长田),说是屏藩县治,防备明军进攻,实际却是王进才不信任他俩,又忌惮他俩手下的一万多兵丁,所以才把两人打发了出来。

范守得的中军设在罗城里的古城寺,最近没有敌情,整天无所事事,又对前途感到迷惘,更加思念失落在乱军之中的妻子儿女,心中苦闷无以排解,便也学着和尚的样子,开始打坐参禅,隐隐竟有了些想要归隐禅林的意思。

六月十一这天,范守得跟往常一样正在冥思,忽有一个小校满脸喜色,飞奔而来,报告道:“禀都尉,皇后娘娘到了城下!傅掌旅(傅龙)请都尉速去迎接。”

范守得闻言吃了一惊,不知道高桂英的突然到来意味着什么,有心埋怨傅龙擅开城门,可是小校的满脸喜色却提醒他,以高桂英的身份和在军中的威望,闭门不纳必定会丧失军心,略一思忖,问道:“皇后娘娘是独自来的?还是有卫队护卫?”

“三百女兵卫队,”小校面露敬仰,“衣甲鲜明,精神饱满,军容不让男兵。”

衣甲鲜明,精神饱满?如此说来,不是战败或者逃难来的?

像范守得这样的大顺战将,都跟郝摇旗差不多,当群龙无首的时候,或许会生出二心,但如果朝廷坚强有力,却也不肯自外于心,听说皇后军容整齐,当下不敢怠慢,硬着头皮奔赴城门,恭恭敬敬地把高桂英迎进了古城寺。

他之所以要硬着头皮,是怕高桂英一路走来,早就发现了他们劫掠百姓的事,所以高桂英刚一坐定,尚未开口,他便抢先说道:“启禀皇后娘娘,九江大战之后,我部损失惨重。主将战死,粮草辎重也丢了个干净,又与老营失去了联系,只好四处流浪,自谋生路。不久前随王都尉(王进才)来到平江,才在这里暂时安顿下来,一面收拢败兵,防备鞑子再来进攻,一面打听老营的下落。前几日听说田都哨给王都尉发了将令,要我们到长沙集结,我部上下总算找到了亲人,莫不喜极而泣。如今正在筹备粮草车仗,只等王都尉下令,便要开拔南下。不想皇后娘娘却先来了。”

高桂英自然知道平江“打粮队”的事,但她此刻不想追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