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锋和凤很长一个时期里相安无事,日子过得虽不富裕,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凤经常对锋说,她非常知足。而锋对凤常说,梅经风霜香益烈,人到无求品自高。凤很欣赏锋的这句话,锋便真心诚意地向当地有名的书法家求了这幅字,裱了挂在客厅里。
当然,这一切只是表面上的事情,有大也有小的争吵打闹,在实际生活中仍常发生。有了孩子后,因孩子便出现了一些矛盾与问题,并不是孩子的错,但大部分是锋在忍与让中结束。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不和谐和睦的问题渐渐显露出来。
以凤的性格与脾性,用关中道上那句骂人的话来形容,驴脾气还大的争怂,极易生气。生气前先变脸,变脸时比脱裤子的速度还快。只要锋觉得自己真的有了错,便一味笑,用笑来取悦她,让她以谅解。只要孩子在跟前,不管谁错谁对,也无论她怎么变脸,锋一味忍,实在忍不下去便采取了逃。只要孩子不在跟前,他总想努力地改变她。于是使出了全部力气,非吵个面红脖子粗。
这时的凤,往往以锋不象个男人为由,反而在争吵中富含诱导规劝,希望锋要像别的男人一样学会忍。有时候,没有理由的争吵,凤竟然把锋没追求当作缺点。说男人没追求,活得没啥意思,让锋简直无言以对。怎么活才有意思,锋有时哭笑不得。
锋不知道是自己无能,还是方式方法欠佳,具体有没有其它原因,总之还是说不清。文化方面吧,多少有点。接触范围上吧,关系似乎并不太大。与从小接受教育有关吧,又觉得人从认识到认知再到提升总得有个过程,只是她反应有些慢罢了。
到底还有哪些原因,锋确实又有点不想说,也许说了会伤了凤的自尊。以其它方式方法加以交流与劝导,她总是不明白,说多了,双方都易上火。
关中道上的人,把家中最小的孩子称为垫窝子。只要是垫窝子,一般都会受到家人的宠爱,说话随意,经常没大没小的,教育与被教育者都远离了《弟子规》中的教条教义。
因此,锋有时提示凤,问她关中道人为什么要把最小的孩子叫垫窝子,她不明就里,却反唇相激,说他明也是家里的垫窝子,说别人要想想自己。况且,她这个垫窝子,也不会比那个垫窝子差。锋没办法,只想对她提示,关于垫窝子与垫窝子之间为什么有不同之处时,她始终听不进去,听不明白,仍然强词夺理。
在多少次争吵过后,凤慢慢地只对锋家庭流露出一种羡慕,却还是没想到一些实质性问题之上。
没有多少生活情调的凤,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态度呆板木讷。锋却认为,这是一个综合因素造成的,与她从小失去双亲有关,更与大家庭里一种亲情给予的多少有关。
一度时间中,凤似乎明白了有些看法,也想改变自己,却不承认自己错,下了决心认真地看书、练字,从书本中得到一些知识提升,用练字来修心养性。却并没坚持多长时间,最多也就三天。又想学会女人那种妩媚,浓妆得连自己都觉得别扭,淡抹又心里不安,之后才承认自己确实有点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