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圣人时代
圣人,万劫不灭,凌驾诸天之上,自有无量磅礴气运加,正是如此,诸圣才不得不各自分离。
如三清圣人,关系亲密,同根而生,整整三尊圣人同在昆仑山行走,哪怕是众山之祖的昆仑山也承载不下如此的厚重气运。
而三清在证道之际就已经看了出来,之后分散开来,太清圣人在首阳山立下人教八景宫,玉清圣人在昆仑山立下阐教玉虚宫,上清圣人则在东海金鳌岛立下截教碧游宫。
不仅如比,洪荒之中的所有准圣也都各自立下道统,分立起来,教化生灵,当然,其根本依旧归属于玄教。
玄教看似分裂了一样,实则气运相连,依旧属于玄教一员,只是为了争夺教化众生的一份机缘,熔炼天地气运,同圣人一般,演化自己的大道。
当然,他们和圣人是无法相比的,不过是残杯冷炙,喝些汤水罢了。
至于须弥山上的两位圣人,当初证道时便是同立一教,气运合一,因此才容得下接引和准提同一道场。
便如冥河的无尽血海,女娲娘娘的凤栖山,这些圣人在洪荒世界中的道场,一般来说都是神念化居住于此,传下道统,教化众生。
圣人的真则在混沌虚空中的小千道场坐关,参悟大道本源,视千万年如同一瞬,真身轻易不出道场。
诸圣立下道统,教化生灵,太清圣人无为而治,被称为道德天尊,于人族之中收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弟子,玄都道人。
玉清圣人阐天述道,被称为原始天尊,于昆仑山下布种种法阵,万里挑一,收下了十二金仙弟子,且曾是紫霄宫中客的准圣燃灯道人也拜入阐教,为阐教副教主。
上清圣人则效仿道祖,山门不闭,传道众生,有教无类,被称为灵宝天尊,凡来听道者皆可拜入截教门下,修习玄法,不过,其中承载截教气运的却是几位亲传弟子,如多宝道人等。
须弥山的佛教同样教化众生,只要听闻佛法,登上须弥山,便可拜入佛教,修行极乐妙法,接引坐镇须弥山,教导弟子,准提四处奔走,收罗才杰,其声势虽然比不得截教,却也很是显赫。
而女娲娘娘和冥河两位圣人相对来说,则是沉寂不少,他们并不是立教成圣,因此无须摆出那般声势。
女娲娘娘的气运多在于人族和妖族,人族为其成圣之根本,只要人族壮大,女娲娘娘便会随之获得更多的气运,人族不灭,她便无虑。
且女娲娘娘为天庭娲皇,妖族气运辉煌繁盛,执掌三十三天,足够使得女娲修炼。
冥河则是在混沌虚空证道,并不是以教化众生为根基,很需要天地气运,他自所拥有的气运便非常磅礴,足以稳固圣位。
不过在众人看来,冥河则是以造化种族以及立教功德成圣。
当然,天地气运是个好东西,大气运加,福缘深厚,修行更加方便迅速,谁都希望拥有更多。
而教化众生也不是仅仅收下几个弟子,或者立下一些教派便可以的,要传下真正的大道,烙印在众生元神深处,并且有功于天地才行。
只是如今巫妖两族势大,执掌天地,成为圣人传道的最大阻碍。
数万载的岁月悄然逝去,渐渐地,七位圣人的道场愈发兴盛,圣人大道也慢慢在洪荒众生之中流传起来。
尤其是在人族之中,除了人族本的法门,即皇天氏传下的道法,就只有几位圣人传下的道统了,其他准圣强者的法门都被驱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