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航海家

第48章 赏赐

燕王府的会客大厅,摆设极为讲究,装饰奢华,雕梁画栋,好比是现代北京故宫。

清一色的木制家具,整齐地摆放在屋中。

座椅做工、装饰都繁复而讲究,一看便知是出自名家之手,很可能是贵族的珍藏。

屋内熏香袅袅,香气沁人心脾。

郑海与小狄云走进屋中,感觉舒适,心情舒畅。

郑海没想到王府会有这么奢侈和豪华的房子,这是他第一次走进燕王府的会客大厅。

对于房屋中的摆设,小狄云也很好奇,但郑海的神情更为夸张,给人的感觉仿佛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郑海觉得,他看到的所有东西,不管是桌椅还是茶杯,都是国宝。所有的东西看着都像文物。

除了郑海、小狄云与丫鬟小兰,房间中没有其他人。

郑海从小兰的脸上看到了鄙夷的表情。或许,小兰心中在嘲笑郑海和小狄云,笑他们是两个小土鳖。

不过,郑海并不在意这点,因为他本来就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古董。他激动的小心情言语都难以形容!

随便一个椅子都是珍贵的黄花梨,任意拿起一个茶杯、茶壶便是元青花。

郑海有一种冲动,他想将所有东西打包带回现代。可惜,他不知道穿越回现代的途径。

反正,在郑海的眼里,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古董,都是宝贝!

“王爷和王妃看望小主之后便过来,你们稍侯片刻。”丫鬟小兰虽然对郑海与小狄云内心满是鄙视。

但郑海毕竟救了小徐妙锦,王妃交代她来招呼两人的,因此她依旧尽量保持着应有的礼节。

小狄云可不像郑海那般客气。他瞪了一眼小兰,不等小兰招呼,找了个椅子便坐下,把头一歪,不去理会小兰。

郑海没有坐下,而是在房间里走走看看,将房间中的陈设都看了一遍。就像游览博物馆一般,他一个不拉落地将所有物品都看了一遍。

小狄云甚至都怀疑,郑海的老毛病是不是又犯了。他提醒道:“海哥,你要不要坐下休息一下?”

“我不累,你自己坐着吧!我想多看看这些东西。”郑海丝毫不在意丫鬟小兰的鄙夷,他也没有听出小狄云的担忧。

小狄云忽然说道:“海哥,这次你救了燕王府的小主子,你说他们会不会赏赐我们一些东西?”

郑海将房间里能看的基本上都扫了一圈,走回到小狄云身边,随口道:“我想应该不会有什么赏赐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小狄云听到郑海问他想要什么赏赐,立马伸出手指数了起来,兴奋地回答:“如果赏银子就好了。上一次,官府奖励你二十两银子。这次应该也不少于这个数吧!”

说着,他又小声嘀咕道:“上次那二两银子,徐妙锦还没找我银子呢,这次最好多要一点......”

“你们想要什么赏赐?”

朱棣的声音从内堂中传来,走进来,又道:“你们只管开口!只要是本王能够答应的,本王都尽量满足你们!”

小狄云吓了一跳,急忙从座位上站起来。

郑海转身面向从内堂中走出来的几个人,躬身行礼。

只见朱棣一脸笑容,迈着有力地步伐从侧面的内堂通道这走出来,紧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徐王妃、道衍等人。

燕王朱棣与王妃坐下后,道衍也在一旁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马和候在朱棣身侧,此外还有两名身穿甲胄的壮汉,在屋中就座。

一身紫色锦缎长袍的朱棣见郑海与狄云两人不说话,又道:“你们方才不是商量好了吗?要是什么赏赐,现在可以说了。”

小狄云看着陌生的朱棣,他不敢吱声,抬头看向郑海。

郑海再次恭敬地向朱棣躬身行礼,说道:“我们刚才是说着玩的,请王爷不要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