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第144章 杨一清

元朝末年,蒙古统治者残暴无道,镇压汉人。各地豪杰纷纷起义抗元,其中就有当时还是乞丐的朱元璋。

经过十几年艰苦卓绝的努力,1368年正月初四,乞丐皇帝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随后进行北伐和西征,同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北伐,攻占大都(即北京),元顺帝北逃,彻底结束蒙古在中原的统治。

蒙元虽败于中原,但仍占领着北方草原大部分土地,元朝余孽的实力仍不可小觑。

为了彻底消灭蒙古人,朱元璋又先后八次派兵深入漠北,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大将军蓝玉率领精兵15万,于捕鱼儿海大破北元残部,彻底摧毁了元朝最后的力量。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蒙元只是蒙古部落的其中最辉煌的一个,蒙古其他部落仍然游弋在明朝北方。

尤其是瓦剌和鞑靼,经常率骑兵南下骚扰大明北方边境。

为了抵御异族入侵,大明在弘治年间在北部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了九个军事重镇。又称明朝九镇、九边。

九边重镇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分别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

九月的京城仍温暖如春,但此时的塞外,寒冬将至,草原上有的地方青草已经慢慢开始泛黄,从高空中望去,就像绿色的地毯上已腐烂的污渍,斑驳不堪。

延绥镇,正是九边重镇之一。

城墙之上,站立一人,年约五旬许,须发花白,虽是知天命之年,但此人身形仍然挺拔,站立墙头有如磐石般稳重。

正是时任大明延绥、甘肃、宁夏的三边总制,杨一清。

杨一清面容冷峻,望着城外一望无际的茫茫大草原,感受着从草原吹来的冷风,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看书喇

“大人!城头太冷了,您站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好,容易感染风寒,咱们赶紧回屋暖和暖和去吧!”

副将陈勇递上羊绒披风,劝说道。

杨一清接过披风穿好,却并未走下城墙,仍然看着茫茫草原,忧心忡忡的说道:

“今年塞外的冬天格外的寒冷,这刚到十月,就已经下了两场大雪,冻毙的牛羊不计其数。我担心鞑子没了粮食,会越过九边,骚扰关内百姓。”

陈勇答道:“大人所言极是!入秋以来鞑靼部落已经多次试探进攻边塞,多亏大人提前预警,我军警卫森严,提前布防,打退了鞑子的进攻。”

听了手下的赞扬,杨一清脸上没有丝毫笑意,脸色更加沉重:“大明九边防线绵亘万里,几十万边军撒下去,根本看不到人影,很多地方根本巡视不到。”

“我担心鞑子绕过边防重镇,从长城破旧缺口进入中原腹地。”

“前几日我写的请求朝廷拨款,继续修复长城的奏折送去京城了吗?”

陈勇恭敬的答道:“大人放心,早就派人快马加鞭去送了,估摸着应该已经到京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