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人在李东阳家门口贴了一首白头诗:“清高名位斗南齐,伴食中书日已西。回首湘江春水绿,子规啼罢鹧鸪啼。”
这首诗暗讽李东阳只是一介“伴食”宰相,贪念禄位。
在尊师重道的明朝,李东阳的学生,吏部侍郎罗玘(qǐ),甚至写信给李东阳,指责他攀附权阉,助纣为虐,自己羞于与李东阳为伍,公然断绝两人师徒关系。
但李东阳在这段期间,多方斡旋,从刘瑾手下解救了很多忠臣,使他们免于刘瑾的迫害。包括刘健、谢谦刘大夏等元老,刘瑾想要除掉几人,也是李东阳从中说和劝阻,得以保命。
可以说是“天下荫受其庇”。
所以就在眼看屠滽就要被刘瑾“逼死”的时候,李东阳站了出来,百官看着李东阳苍老的身影,眼神十分复杂。
李东阳冲小桂子一抱拳,客气的问道:“桂公公,方才瑾公说,只要屠大人收了银子,就能出城,并未说必须他亲自捡起来银子吧?”
小桂子其实已经快疯了,他没想到事情居然闹到这个地步。他跟刘瑾一起来的时候,刘瑾说的很清楚,这次来送行,纯粹是为了示好,缓和与群臣的关系。
他绝没有折损或者逼死屠滽的意思。百官自己理解错了,可是这种情况下,小桂子根本无法解释,也不敢解释。他哪敢擅自给刘瑾做主?
屠滽要“自裁”证清白的时候,小桂子吓坏了,如果让屠滽死在这里,麻烦就大了。小桂子甚至想着让人阻止屠滽,捆起来交给刘瑾处理。
现在李东阳主动站出来解决问题,小桂子感激的不得了,连忙赔笑道:“李阁老说的没错,刘公公确实是这个意思。”
“如此甚好!”李东阳笑着弯下腰身,从地上拾起一枚银子。
屠滽瞪大了双眼,不置信的失声道:“李阁老,您这是……”
李东阳艰难的直起腰身,把捡起的银子交到屠滽手中,语重心长的说道:“屠大人一生清廉刚正,都已经致仕了,不能晚节不保。为权势所折腰这种事,还是让老夫来做吧!”
听了李东阳的话,屠滽心神巨震,一直以来,他也十分瞧不起李东阳攀附刘瑾的行为。
可是眼下,李东阳居然为了自己的名誉,甘愿“弯腰”。屠滽终于明白了李东阳这么多年来,忍辱负重的目的了。
“李阁老,这么多年,老夫错怪你了,老夫错怪你了啊!”屠滽攥着李东阳的手,悔恨的老泪纵横。
不止是屠滽,在场的官员全都被李东阳的大义所感动,忍不住纷纷掩袖落泪。
这下轮不到李东阳继续动手,众人纷纷弯腰捡银子,不消片刻,散落在地的100两银子都被捡了起来。
李东阳把银子包好,递到屠滽手中,劝慰道:“屠大人,拿着银子赶快出城吧,天色不早了,再晚城门就关了。至于这银子,如果屠大人不喜,可以分发给途中的穷人,也算是物尽其用。”
屠滽抱着沾满尘土的银子,痛哭流涕道:“老夫惭愧啊,老夫惭愧啊!”
刘瑾给屠滽送行的行为,无意间给李东阳洗白了多年的冤屈,这是刘瑾没有想到的。
刘瑾更没有想到,他示好的行为,不但没有缓和自己和百官的关系,反而更加深了百官对自己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