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第73章 探清水河

张永一直不服刘瑾,刘瑾在八虎里才学最差,字也最烂,为什么皇上把批红的大权交给他?

这刘瑾批红还是让他的妹夫孙聪和张文冕处理的,他何德何能?

张永不服气!

张永等马冬梅表演结束,突然说道:“冬梅姑娘这首《阳春白雪》弹的真是太精彩了。

琴声质朴而不失明亮,旋律清新却不失流畅,节奏活泼轻快,十分具有推动力,听起来让人耳目一新,雅俗共赏。”

刘瑾仍然轻轻摇晃着脑袋,装作陶醉的样子。

“一斑兄?你也表演一下呗?”见刘瑾没动静,张永拉了一下刘瑾的袖子,又问了一遍。

“啊?我?”刘瑾一脸懵逼。

众人闻言,全都扭头转向刘瑾,七虎的目光中大部分带着看笑话的意味。

四女察言观色的本领也是有的,她们虽不知道刘瑾几人的身份,但也能看出来几人的不合。

就在七虎以为刘瑾要拒绝呢,没想到刘瑾却欣然站了起来,说道:“既然大家这么高兴,我就给大伙唱个歌吧!”

“啊?”所有人都愣住了!

“一斑兄,你所说的唱歌,是什么意思?”朱厚照一脸懵逼的问道。

“啊?”刘瑾这才反应过来。

前世的时候,刘瑾的嗓音条件很优秀,低沉而有磁性,唱歌非常好听,一点也不弱于那些所谓的歌星,所以每次联欢会的时候,刘瑾都会唱上几首。

刚才张永一说让刘瑾表演才艺,刘瑾顺口就说唱歌,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话已经说出口了。

“那个……我说的是唱个小曲……对,唱个小曲!”明朝时候可没有流行歌曲,刘瑾可不敢暴露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哦?你还会唱小曲?”朱厚照十分意外的看着刘瑾。

北京小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曲艺。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发展出来了,而且流传深入到社会各层。

小曲青楼的姑娘也唱,茶馆庙会也有人唱,还有专门走街串巷唱小曲的艺人。

刘瑾哪里会唱小曲啊,他只会唱流行歌曲。唱啥?鸡你太美?还是死根儿,死根儿?不说这帮明朝人懂不懂流行歌曲,就是喜欢流行歌曲的现代人,也不喜欢这种口水歌啊!

但眼下话说出去了,咋办?

有了!北京小曲刘瑾还真会一首,那还是跟一个说相声的学的:《探清水河》!

“一斑兄,行不行啊?就你,还唱北京小曲?你那公鸭嗓子我们又不是没听过!别拿出来丢人了!”

张永嫌弃的贬损刘瑾道。

“就是,就是!不行你就来个诗词朗读得了!你自己写不好,可以拜读一下前人的优秀作品,也算是对文学大师们的致敬!”

丘聚也在一旁附和道,他一直也看不上才疏学浅的刘瑾。

“你让一斑兄读诗都有些为难一斑兄了,他可能字都读不全。”平日里,七虎明面上不敢跟刘瑾作对,但心中对刘瑾都十分不满。

“哈哈哈……”

这时有人带头讽刺刘瑾,其他人都有了底气,纷纷出言讥讽,惹得不夜宫四美哈哈大笑。

梅兰竹菊四位姑娘一脸笑吟吟的看着,她们从七虎口中猜得出,这个瑾相公似乎挺受人排挤,而且还没什么能力。

朱厚照却并不在意,好听的戏曲他听得多了去了,朱厚照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倒是从未听刘瑾唱过,这次刘瑾“主动”唱曲,那必须得听听啊!

“没关系,让一斑兄唱吧,再难听,能难听到哪去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