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是刘邦

第92章 你知道刘邦为什么杀丁固吗?

说着,便独自走出了客栈,拒绝夏侯婴等人的追问和随同。

刘信这是一箭双雕之策。一方面,他独自离开,任由王陵等人在一起继续行动。那么,如果历史上的刘邦,真能在王陵等人的帮助下逢凶化吉,刘信就不会对他们的行动造成干扰,可以继续旁观历史上的事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另一方面,他自己外出想办法,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一下薛城。如果真能找到办法解救刘邦,那也算是给自己的这个“三叔”、未来的大汉皇帝,再结下一段善缘。

凭着脑海中残存的历史记忆,出了客栈之后,刘信就向路人打探。

“借问一下,丁公的府上,往哪里走?”

“丁公?”那路人个子矮小,但长得粗壮,看上去很有些蛮力。没有回答刘信的问题,而是反过来打量着刘信,眼神中颇有不善。

刘信暗道:这薛城果然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就是这个路人,看上去都不像什么好人呐。刚才自己找他问话,没有提前仔细观察,有些冒失了。

于是,施了个礼,道:“既然你不知道,那我再去问别人,多谢!”说罢,转身就走,想要离开这个看上去不像是善类的路人。

不料,这路人却反过来叫住他,问道:“你说的这个丁公,可就是丁固?”

刘信回忆了一下,点点头,道:“确实本名叫丁固。”

丁固,史书上又记载为丁公。此人传说是那个大侠季布的同母异父弟弟。

中文成语中有个“一诺千金”,说的就是季布。据说季布这个人非常重诚信,所以有人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

作为季布同母异父的弟弟,丁固在史书上也有记载:他后来成为项羽麾下的将领。当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在彭城作战的时候,刘邦大败,项羽便派这个丁固,率兵追击。

丁固很快就追上了刘邦。危难之际,刘邦只好回头向丁固求情:“我们都是两个贤能的人,为什么要自相残杀呢?”

据说,就是由于刘邦这句话,丁固居然把刘邦给放了。

刘邦死里逃生,才有卷土重来、打败项羽的机会。项羽自杀之后,刘邦当了皇帝,丁固以为机会来了,前来求见刘邦,希望刘邦顾念当年自己放他一马的恩情,免去自己跟随项羽之罪,并给自己封赏。

然而,刘邦当即下旨,把这个丁固给杀了。

刘邦的理由是:丁公当年放过自己,这不是什么好心,这是“身为项羽的臣子却对项羽不忠诚,是导致项羽兵败身死的罪魁恶首”,所以要杀了他,好让后世给人做臣子的,不要效仿丁公。

也就是在警告刘邦自己的臣子:你们以后可不能学这个丁公,对我阳奉阴违,放走了我的敌人!

后世的人,有人说刘邦不该杀丁公,这是恩将仇报,说明刘邦是个无情卑鄙之刃;有人却说刘邦杀得对,因为这个丁公确实该死,杀了他说明刘邦很有管理智慧,等等。争来争去,莫衷一是。

这个丁公,正好就是薛城人。所以,刘信想看看,能不能现在就见见他。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注:本故事为虚构,读者朋友们理性观看,另外主角是以穿越为刘备的身份争霸天下,喜欢蜀汉的朋友可以看看,多谢各位了(???????)?*。东汉末年,汉庭衰败,朝廷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各方诸侯并起,群雄逐鹿。而大学生杨武在家熬夜玩三国群英传时,不幸猝死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了刘备,刘大耳。而故事也从黄巾之乱开始.........。刘宏:“刘备讨贼又是首功,朕封你为将!”刘备:(?˙▽˙?)。刘宏:“什么?你竟
小杨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