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是刘邦

第五十七章 秦军要屠城啦

第40章 秦军要屠城啦

刘信淡淡地道:“也没说别的,我只是告诉他一句话: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说罢,又笑着对张耳道:“魏王还不算太傻,一听就醒悟了!”

张耳站在那里,一时居然说不出话来。

然后,他突然一整衣冠,恭恭敬敬地,朝着年龄比他小几十岁、本身还是个少年的刘信,行了一个大礼。

刘信愕然。张耳怎么突然朝自己行这么大的礼了?

要知道,这个张耳,并不是个普通人,而是名满天下的大侠,与其往来的都是各国的达官显贵,将来甚至是有资格和项羽、刘邦等平起平坐、争夺天下的人啊。

连忙避让,问道:“你这是做什么?你和我三叔刘邦兄弟相称,按辈分我还得叫你叔叔,怎么敢当你如此大礼?”

张耳眼神恳切地看着刘信,道:“什么辈分不辈分,达者为师!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好!好!好!说得好啊!就凭你能说出这样一句话,就足以值得我张耳一拜,以你为师了!”

刘信本来想告诉他:这句话,并不是我说的。不过,转念一想,解释起来麻烦。就只是微微一笑。

他这一笑,张耳看来,更显得少年老成,莫测高深,是真正的大智者之所为。

不由得更加肃然起敬,再次恭敬地向刘信行了一大礼,道:“张耳恳请拜神勇武士为师!”

真要拜我为师?这真的不讲辈分了吗?那以后三叔刘邦见了我,不得也叫我一声师父了?

不过,刘信随即明白过来:张耳这种拜师,固然是发自内心对他钦佩、敬重,但同时也不过是一种笼络有才之人的手段,目的还是为了让人为自己所用。

就好比当初信陵君,百般放下身段,为当时不过是大梁城的一个守门小吏的侯赢牵马驾车,不过是为了展现自己爱惜人才、礼贤下士,让侯赢能够帮他而已。作为信陵君当年的门徒,张耳不过是在学习信陵君而已。

不过,张耳作出要拜刘信为师的样子,是为了笼络刘信;那么,如果刘信真的成为他名义上的老师,又何尝不是反过来笼络住了张耳呢?

在不久的将来,张耳就会是实力一度堪与刘邦、项羽等相比的诸路军马统帅之一。而且,张耳与刘邦的关系,始终非常之好,后来双方还做了亲家。

因此,笼络住了张耳,也会是刘信未来的一大助力。

于是,淡淡地对张耳说:“我们之间不必客气,不必多礼!今后有什么事,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话,听起来就像是答应张耳的拜师了。毕竟,刘信年纪还小,要是真的直白地说自己就是张耳的老师了,他还是有点难为情,也不符合他此时谦虚的格调。

张耳却就真的把他当老师了,满脸欢喜,请教道:“老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刘信不假思索地道:“下一步?下一步,当然还是防止秦军屠城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注:本故事为虚构,读者朋友们理性观看,另外主角是以穿越为刘备的身份争霸天下,喜欢蜀汉的朋友可以看看,多谢各位了(???????)?*。东汉末年,汉庭衰败,朝廷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各方诸侯并起,群雄逐鹿。而大学生杨武在家熬夜玩三国群英传时,不幸猝死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了刘备,刘大耳。而故事也从黄巾之乱开始.........。刘宏:“刘备讨贼又是首功,朕封你为将!”刘备:(?˙▽˙?)。刘宏:“什么?你竟
小杨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