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第95章 两个老阴比的深夜对话

是夜,贾诩正哼着小曲打开卧室房门,突然背后汗毛炸起。

对危险敏锐的感知让他瞬间意识到,屋内有人!

慌忙之间,他转身就要逃跑。

“嗖!”

一支利箭擦着他的鼻头,定在了木门上,箭身竟没入一大半。

贾诩知道自己跑不了,绝境之中反而很快冷静了下来。

他眯着细长的眼睛盯着漆黑的屋内,借着星光隐约能看见床上坐着一个人影。

“何人在此?”

“贾文和,洛阳一别,甚是想念啊!”

只听声音,贾诩就知道来人岁数不大,这倒是更让他感到疑惑。

“我们认识?”

“不认识,甚至面都没见过。”

“那你说个屁!”

贾诩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干脆走到桌子前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张天笑着从黑暗中走了出来,将桌上的蜡烛点燃,十分好奇的问道。

“这么淡定?你就不怕我是来杀你的?”

“要杀我,你还能和我说这么多废话?”

“不愧是毒士贾诩!你那酒不好喝,来,喝我的!”

张天将贾诩酒杯中的酒随意倒在地上,从储物空间内掏出自酿白酒,为他斟满。

光闻酒味,这小老头便两眼放光,忍不住惊呼道。

“泰山酒!”

“没错!”

“你是泰山刘玄德的人?”

“你怎么这么肯定?难道这酒就不能是我买的吗?”

“运往长安的泰山酒都是掺了水的,哪有像你带来的味道这么浓。”

听到这里,张天恍然大悟,但他对贾诩的本事也更加认可。

从这点细微的差别中就能推断出自己的来路,不愧是被称为三国之中最具智慧的谋士。

贾诩端起酒杯,轻轻咂了一口酒,满脸享受的表情。

“说吧,来找我有什么事?”

“别跟我装糊涂,凭你那脑子还能想不出来。”

贾诩嘿嘿一笑,他有种感觉,面前这个年轻人好像比自己还要了解自己。

他索性也不装了,老子摊牌了!

“你就那么确定我会跟你走?”

“现在不会,不过过段时间可就说不准了。”

“哦?”

看着张天胸有成竹的样子,贾诩内心倒是有些疑惑。

张天也喝了口酒,开口问道。

“别告诉我,如今长安的形式你贾文和看不明白。”

“看懂一点,但还没完全看透。”

“和我说说呗。”

如果是其他人问贾诩这样的话,他是绝逼不会坦诚相见的。

从他历史上的作风就能看得出来,自保,才是贾诩作为谋士最在意的东西。

但不知怎的,他下意识便能感觉到,面前之人不会加害自己。

不仅如此,这个看起来不着调的年轻人,还有可能帮助自己平步青云。

“董卓要死了!”

这回换作张天开始装蒜了。

“哦?竟有此事?”

“你这样就没意思了啊,大家都是明白人,就别在这里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对张天吐槽一番之后,贾诩继续说道。

“王允的连环计看似高明,也许董卓看不出来,但我们这些人又怎会看不出呢?”

“先许嫁自家婢女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想让吕布杀死董卓。”

“可是他就没想过,董卓死了,还有李傕和郭汜。”

“这二人的心思,毒如蛇蝎恶如狼,可比董卓更加残暴。”

“相国在位,虽然祸乱超纲,但至少天下诸侯对其忌惮三分,天下不至于大乱。”

“董卓一死,群雄必然纷纷揭竿而起,各自划地,相互征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