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新人道馆藏个冠军很合理吧

第204章 萌门!

听着胖哥的解释和言论,洛阳顿时明白了一些。

“小萌……女神?”洛阳茫然问道。

“怎么,你还不认识小萌女神?”胖哥一脸迷惑,看着洛阳,好像在看某个乡下佬。

“哇趣,兄弟,你连小萌女神都不知道啊?”对于洛阳的迷惘,一旁的非主流少年给洛阳科普了起来。

“她可是飞鸟杯最热门的非种子选手之一,许多观众来D区看比赛,就是为了目睹小萌女神一眼芳容……”

“对啊,你看到一眼,绝对会喜欢上的!”另外一位老早买下位置的长发大叔老铁附和。

“来,这个位置我给你买下了,你绝对会喜欢上的!”

“到时候一定要加入萌门!”

对于这两位痴迷的观众的言论,洛阳更加迷惑了。

小萌?

是说白小萌吗?

虽然说她确实有些漂亮,还带着些许可爱之色。

但也不至于这么夸张吧……

被两名自称“萌门”的信徒观众拉到位置上,洛阳也只能按照两人的意思,坐下看看接下来的一场精灵对战。

等待了一小会,伴随着裁判的吹哨,两名选手同时入场。

两人入场的同时,全场响起一片欢呼声和掌声。

当然,这个欢呼声和掌声绝大部分都是送给白小萌的。

这就导致另一位688号选手很是尴尬。

“小萌女神今天也好可爱!”

“哇趣,我也要加入萌门!”

“兄弟们,我先冲为敬了……”

白小萌一入场,全场的热度和气氛直接拉满。

“兄弟,就那个,很漂亮的妹子,就是666号选手白小萌。”非主流少年观众给洛阳讲解道。

“今天的小萌也好可爱,好想收她做女儿……”不同的是,另外一位长发大叔观众却是更加痴迷,像是追星一般的热爱。

在非主流少年观众的指引下,洛阳果然一眼就找到了白小萌的位置。

尽管位置有些远,但还是勉强可以看清白小萌的样貌。

打扮精致的银白色长发,扎着一对华丽的黑色绸缎,一身正装的黑色JK制服,搭配小腿袜和制式皮鞋,让白小萌看上去更像一位典雅的可爱妹子。

白小萌两只小手背在身后,像是踩方格一样轻巧可爱。

她迈出的每一步,都像一支穿心箭,射进在场观众心中。

清纯的打扮,可爱的举止动作,让在场无数人狂呼。

“看到了没!卡哇伊斯内!”

“加油啊,小萌……”

看着身旁两位资深“萌门”的信徒,洛阳一脑子黑线。

从两人的举止和语言看得出来,这两位都是白小萌的真爱粉。

“这不就是学校普通的校服吗……”洛阳沉默。

随着双方进入准备阶段,双方来到了一个互相问候的环节。

别想歪。

就是单纯的问好,让选手之间打个招呼,互相认识一下,礼貌性的仪式。

当然了,你也可以放出垃圾话,干扰对手。

这就取决于你的素质了。

不过从白小萌和另一位688号男选手的表情,能很明显地看出来,他很享受和白小萌握手的一刻。

“狗东西,还偷偷乐呵上了!”

“干什么,不要脏我女儿的手!”

忽然,坐在洛阳身旁的非主流少年和长发大叔都激愤了起来。

对此,洛阳却是一眼诧异。

喂喂喂,什么女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