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第164章 或许我们不需要退兵

匈奴营寨内,王保保正襟危坐,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马奶,听着麾下几个万户长讨论军情,小口啜饮一言不发。

“想要攻破径岭,进入更为繁华的太原郡,恐怕短时间内很难办到啊!”

“我部儿郎向来以骑射当先,攻郡县小城池尚可,但若是攻打这种依靠山势修筑的关隘.......”

这名万户长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表情为难地抬头看了一眼王保保,不敢再说。

王保保却抬抬手,表情没有丝毫变化道:“畅所欲言便是,本王这里规矩很多,但唯独没有因言获罪这条!”

那万户长名为兰菰,出自匈奴贵族折兰氏,以兰为姓。折兰氏与挛鞮氏、呼衍氏、须卜氏并为匈奴国中四大名族。

匈奴单于必出挛鞮氏,就如同汉家江山只能是姓刘一般。而单于大阏氏(相当于皇后),则都来自折兰、呼衍、须卜这三个大族,所以在匈奴族中权柄极重。

如今王保保作为右贤王,已经成功拉拢了折兰氏与须卜氏两个大族。剩下一个呼衍氏虽然心在呼厨泉,不过在雁门征战中,王保保消耗了大量呼衍氏部落的兵力,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在绝对的实力下,王保保相信呼厨泉会懂事的。

可以说,王保保已经扫平了登上单于王位的大多数障碍了,差的也只是回王庭给羌渠老单于一个体面而已。

父辞子笑一直都是匈奴单于继位的传统仪式,这个头还是冒顿开的,王保保不认为自己效仿一下会有什么不妥之处。

只要他能带领匈奴一族再次伟大,那他王保保,不,那他扩廓帖木儿之名,将会如同冒顿之名一样被传颂。草原之民只会记得他的伟大事迹,而刻意的回避那些不太光彩的过往。

当一个民族群体在鼎盛时期,它的表现一定是浑厚的、是张扬的、是自信的。但当这个民族群体陷入衰落的低谷时,有些人会想办法改变,会尽力去带领这个群体再次辉煌。耶律阿保机如此,王保保亦如此。

但绝大多数人只会怀念曾经。

匈奴,或者说所有的游牧民族,在居无定所游牧生活中,很难诞生出一个可以传承下去的文明,也诞生不出一个稳定的家国制度。崇尚武力,崇拜强者,如同狼群跟随一个强大的狼王一般,就是游牧民族的政权最直观简单的构成方式。

衰落的狼群怀念曾经强大的狼王,而野心勃勃的壮年野狼,决定自己成为狼王。

不必怀念冒顿,我们应该超越冒顿。

哦,对了,自从南匈奴内附,匈奴单于更替还需要得到汉朝官方的册封,否则不会被大汉所承认,甚至有可能会出兵攻打。

当然,王保保都敢纠集草原联军伐汉了,他自然是不在乎这些的。如今中原大乱,汉朝朝自顾不暇。

王保保认为,这是自己,也是匈奴崛起的最好时机。若是汉朝国家平稳时,他要是敢炸刺,一个手握两千兵马的护匈奴中郎将就能给他收拾了,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而如今这头巨龙,显然已经病入膏肓了。

不过哪怕是病入膏肓的巨龙,那也是巨龙,不是野狼能够抗衡的。

区区一个平北将军,就将十几万草原联军拖在雁门,无有尺进,勿有寸获。一旦汉朝平定了黄巾之乱腾出手来,以如今一盘散沙般的草原,根本就不是其一合之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平乱传
平乱传
大琼帝国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最后整个国家四分五裂,呈群雄割据之势。赵阳也是起义军的一份子,看赵阳如何在群雄中夹缝生存,如何一个个消灭群雄,最终平定乱世,改天换日建立新的秩序。
败于情
红楼医梦
红楼医梦
实习军医李享意外穿越红楼世界,时值三月春暖,举国迷梦,殊不知凛冬将至,大厦将倾。风云际会,人来人往,李享既要救人,还要救国……
牛头波比
大明:汉家霸业
大明:汉家霸业
大权重握!灭建奴,重回库页岛!扫漠北,有北海!西出葱岭,西海归!南平中南,打通印度洋!要让!大明立于世界之巅!
千山一笑
颠覆战国之魏国
颠覆战国之魏国
都市资深宅男申魏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战国的魏太子申,而且还在前往马陵之战的路上,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保命。紧接着就一口气遇上了秦孝公、秦惠文王、楚威王、齐威王等一群雄才伟略的君王,还不算他们手下的顶尖人才。利用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和肠子都悔青了的知识水平,如何在战国中生存下去
水动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穿越藩王第一守则,当个闲散王爷。什么?你告诉我穿越到了大明,并且还是一辈子都被软禁在应天府的吴王?他的好四叔燕王朱棣亲率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没系统前,朱允熥只求打退燕军,就藩当个闲散王爷,实在不行就偷偷坐船跑路。绑定系统后。朱允炆?朱棣?他们是什么东西?皇位还得本王来做!第一次签到,大雪龙骑军!一战灭朵颜三卫,打的朱棣怀疑人生。就藩杭州府,惩戒贪官,实行洪武祖训,扒皮充草。发展海军,提前开启殖民时
山里小飞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