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今日,自己亲帅河南之兵马踏冀州,顺利打进袁绍内院,距离老巢邺城只有一步之遥,恍如隔世。
史涣见曹仁沉默不语,静静陪在一旁。
其实他如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如今胜券在握。
毕竟袁绍不过是条拔过牙的老虎,麾下看似能臣荟萃,实则多是只会事大慕强的墙头草,不可能比过自家这些从刀口上磨练出来的文武。
史涣甚至笃定,两军交战的胜负,其实早在曹操收降三十万青州兵之时就已经注定。
不过有了先前在潼关的教训,叫史涣无论如何自信,也是多做少言,以免重蹈当日覆辙,叫自己再次祸从口出。
两人就这么静静站在皓月之下,各怀心思,直到曹仁看清即将吐白的天际,才对着史涣吩咐道:“思来想去,唯一的变数还是在于河内,公刘还是早些动身助杨丑成事,免得延误战机。”
史涣被曹仁唤回神来,连忙作揖称唯,信誓旦旦道:“末将晓得其中利害,此番若叫那蛮贼刘豹入箕关半步,我史涣愿把头颅送他助酒!”
曹仁点下头,摆手示意史涣退下,待到只剩自己一人,口中反复呢喃道:“河内,河内。”
河内郡位于太行山南麓,南边渡河便是洛阳所在的河南,西边以箕关为界,毗邻刘豹所在的河东。
张杨是位面相普通的中年人,衣冠整洁得体。
边塞武官出身的他,弓马娴熟自是不必多说,在灵帝驾崩之时依附上了当时的大将军何进,得以盘踞在河东上党一代。
后来他带着雄心壮志,招募周遭豪杰,剿黑山、讨董卓、斗匈奴,几经波折,最后在河内这块风水宝地安置了下来,成为一方诸侯,至此正好十载。
讽刺的是,他的河内太守一职,还是拜他曾经讨伐过的魔王董卓所赐。
张杨前些年绝对算得上是叱咤风云,更是在护送献帝前往许昌之后,得封大司马一职。
虽然汉室衰微,这大司马如今只是个名头,别说权利,就连俸禄也领不到半点,但对于他这种北地武人来说,足够光宗耀祖。
不过叫张杨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得封大司马一职以后,便如燃完的烟花一般,漫天绚丽刹那而逝,处境一落千丈。
且不说北方太行山上的黑山军,与他是有你无我的死敌,河内的整个东面与南面,涌现出了天下最为强大的两方诸侯,袁绍和曹操。
西面仅存的弱邻,是他瞧不上眼的河东世家和匈奴人,谁知凭空蹦出来了个刘豹,掌控整个河东不说,更是向西占据了上郡,还攻占了泥丸封关的潼关,哪天便是取下整个关中,也不会叫人奇怪。
就这样,今日的河内强敌四面环绕,自是叫张杨不能安眠,顺带叫他的手下跟着心思各异,导致整个河内空有精兵上万,但是一盘散沙,只能依据山河之险自保,寸土不得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