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匈奴王

第十章 夜袭离石

第85章 夜袭离石

须卜迟冷眼看着刘豹逃走,把弓箭递回给手下,守军快速修缮着城墙上的破缺。

那石炮声势浩大,但想要破城却是没有可能,让他紧悬的心放了下来。

离石胡人逐渐变得适应,只要靠着坚硬的墙面俯身贴近,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

郞氏且渠左右扫视一眼,凑上前小声提醒道:“得派些亲信驻守北门,以防真的有人临阵脱逃,在下愿意前往!”

须卜迟点头,“确实如此,务必安排咱们南胡人轮流守夜,遇到想要跑的,直接杀了立威就是。”

“遵大当户命。”郞氏且渠眉毛上挑,转身跑下了城楼。

星星火光在黑夜中闪烁,显得微不足道。

平阳大军兵临城下,离石部队的组成又无比较复杂,人心易散。

所以须卜迟不敢轻易离开,继续留在城头督战,累了就靠墙小眯一会。

相较于白天的滔天巨浪,现在敌营出奇地安静,让须卜迟有了不好的预感。

须卜迟考虑要不要再次趁夜劫营,只是想到那杀神一般的徐晃,加上黑夜中敌我难辨,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

从三关到于离,再到离石,自己还没有赢过。

想及此处,须卜迟悠悠叹了口气,只盼上郡援军早些抵达,能够一扫心中恶气。

深夜,周遭已经有士兵打起了鼾声。

须卜迟却是睡不着,倚靠在城墙上,仰望着天上的点点明亮。

嗖!

砰!

熟悉的巨响划破夜空,无数石炮再次倾泻而来。

夜袭!

“敌袭!备战!”须卜迟一声惊吼,整个南门城墙上的胡人匆忙爬了起来。

呼啸声与重击声不绝于耳,本来已经适应了的石炮,借着黑夜的庇护,竟然变得更加恐怖,让所有守军如同置身深渊,摸爬滚打到城下。

对方连夜攻城,须卜迟也不敢坐以待毙,再次安排上百胡骑从东门杀出城外,趁着夜色,命他们拼死砸掉对方的器械。

可惜胡骑出城不久,就有人逃回来报惨,竟是有人提前埋伏在城门附近,故意等着自己的骑兵自投落网。

须卜迟心中生出一丝无力感,暗想自己也有这些巨型器械该多好,可惜有能耐的汉人早就跑光,胡人又做不出这种精巧的东西,让自己今日落得个被动挨打的局面。

南门的轰击仍在继续,这种看不清却听得见的恐惧,让人脊背发凉。

“啊!”

一片惨叫响起,石炮恰巧落在城门前的街道,砸死砸伤数人,把路也堵了个严实。

须卜迟带着众人俯身紧贴城墙,从不断传来的声响判断,投石机的数量怕是翻倍不止,而且刻意交错攻击,不再似白天那般有间隙。

麻烦了!

须卜迟心里苦笑。

借着通红的火把,几乎所有人都逃下了城楼,紧紧贴在城墙边上。

此时要是对方忽然攀爬城墙,怕是轻而易举。

须卜迟眼皮直跳,声响一旦变小,就拿刀催促手下上楼观察状况,确定是否有敌军摸了过来。

只是有几人被砸死在城楼上,发着瘆人的哀嚎,于是所有人借着黑夜畏首畏尾,生怕被须卜迟选上。

就在须卜迟心急如焚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传来大喊,“城门破了,快往北门逃!”

“城门破了,快往北门逃!”

“城门破了,快往北门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