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信啊!海洋求生还能这么玩

第八十章 再遇

第80章 再遇

原本的空间,只是如同货架那般,将所有东西归整,空间内,除了物资再没有其他东西,但现在,在正中间的位置,出现了一口井。

井名为药泉,每日会有一滴灵液落下。

江朵朵赶紧取出克莱因瓶放在灵液滴落的地方,那滴灵液一直挂在最边缘,只差一点点就会落下。

很好,与那滴嗜血藤液一般,变成了两滴。

接过灵液后,江朵朵才看起介绍。

药泉:每日产生一滴灵液,灵液可用在生死关头,只需一滴,便能拉回百分之五十生命值。

若不是她能够看到生命值,只怕是要疑惑了。

这东西简直就是给她量身打造的。

多少有点疑惑,这药泉为什么会出现?

她意识在里面转了一圈,一点异常都没有发现,空间本来就是无限,东西也没多没少,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

要不要试试灵液的效果?

反正没有都有,试一试看看,万一夸大效果了呢?

取出一滴,放在嘴里。

砸吧砸吧嘴,什么感觉都没,只是觉得舌尖甜丝丝的。

不过,原本疲惫不堪的身体,却意外地缓解了,至少体力恢复到满值的状态,原本枯竭的精神力,也直接充满。

这个效果,让江朵朵有些惊喜。

异能最怕什么?最怕续航不足,后继无力,是不是代表她只要有足够的灵液,便能一直用异能攻击?

明天用水里那只变异章鱼试试效果!

此时的世界,即便是凌晨也热闹非凡。

【匿名】:来来,大家实名制批判某批次玩家,消息都不传递好,知道我在秘境里跑了多久吗?整整五天!最后一个小时依然在跑!

【匿名】:喝口水都有可能被丧尸啃PP,谁能比我更惨?

【匿名】:一个丧尸没打到,鞋底倒是磨穿了。

【匿名】:还别说,我这速度再快点,都能比得上闪电了,倒是想再多跑几日,没想到秘境结束的这么快!

【匿名】:难道不知道,最惨的是第一批玩家吗?不仅仅是在秘境里费劲巴拉地打丧尸、踩坑,出来后还被迫模糊记忆,难怪那几日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别问我为什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问就是怨种本种!

【匿名】:同第一批,进入游戏时候,一个小队的玩家都淋了雨,被留在秘境里,我这漏网之鱼,只能四处躲藏,才勉强活到了秘境结束。

【匿名】:这秘境再来一次,我是绝对不想的,特别是不想做打头那一批。

......

所有玩家似乎都对这次秘境怨念很深,最惨的绝对要属第一批进入的,当然为了平衡,游戏给了另外那些后来进入的玩家没有的奖励,具体是什么,除了玩家自己,应该是没人知道的。

这次秘境结束后,游戏似乎到了某个临界点,封了那些秘境卡,江朵朵取出来看了好几次,都显示的不可使用,她也没有多想。

却不知道,这种异常还跟她有关。

确切地说,是与那张稀有秘境卡有关。

在她再一次抽到那张卡的时候,系统都懵了,若是从之前它补偿的箱子里抽到,它还多少有些心塞,顶着被骂的风险,也要将那张卡片重新收回来。

可偏偏江朵朵是从秘境奖励的箱子里开出来的,懵完以后,第一时间,它便选择了上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