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213.蔡起温(一)
现在听到这个年轻支书还懂机械,还懂经济,还会唱歌唱戏,两人真的有点不敢相信了。
何长兵曾到过韩述苦家里,也看到地上摞着很多书籍,知道这是一个喜欢读书学习的好青年,但自己不知道他竟然这么好!这么优秀!
这时候老林对四个人意味深长地说:“其实,这小子还懂西医呢,只是不精通,好像是略懂一些理论。”
“上次听他和路惠清医生交流,说一些西医治病救人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手术消毒、交叉感染啥的,他不是胡说八道的,句句在理,把路惠清医生听的一愣一愣的。”
四个人正在啃肉夹馍的嘴巴都闭合不了了,张大着嘴巴,塞进个鸭蛋都不带阻挡的。
“太特么惊悚了!”这是四人共同的感受。
一直都是打酱油的蔡起温也接着老林的话题说:“这小子别看是个上学娃回家务农的,头脑里非常有想法。
对园林设计的理念非常超前,他能想象出来将来游人如织,人声鼎沸的情况下怎样把安全事故防范于未然。
在这次人工湖建设中,他多次强调的就是安全隐患,我跟随祖父开始搞建造,至今六十余年,还从来没有见到这么重视安全措施的。”
众人听到蔡起温说的话,都无语了,人真的有“生而知之”啊!
第二天,何长兵和鲁志强离开了小码头大队,直接回省里了。
大队继续夏收夏种,忙的不亦乐乎。
蔡起温这老棺材瓢主持的人工岛建造已经完工了。
环岛路全部栽种的樱花树,用那个年轻人的话说“将来环岛路就是樱花路了。等四月份樱花盛开,徜徉在樱花路上,该是怎样的一种视觉享受啊!”
沿着弯弯曲曲的环岛,路面上铺着青砖,健身步行观景都是非常好的场所。
岛上最显眼的建筑就是三层观景楼。
整座楼阁分为台基和楼身两部分,总高度达十五米,采取复古阁楼建筑风格,十字脊屋顶,覆盖黄色琉璃瓦,雕梁画栋。
二三楼都是四面回廊,可以凭栏远眺。
楼内除了有木制楼梯上楼,还有一圈的木制卧板,供游人歇息。
楼阁顶部四面留有匾额处,现在都是光秃秃的,韩述苦说等有缘人来题匾名。
岛上建有曲径通幽的翠竹园,石榴园,海棠圆,月季园等等花草树木园林,还有一条三十米长的紫藤休憩长廊。
在翠竹掩映处建有一座厕所,等翠竹完全长密长高后,公共厕所掩映到翠竹深处,游人去解手别有一番情调。
岛上还建造有若干房屋,都是青砖瓦房,有的当商店用,有的是游船码头办公室。
整个人工湖建造都是蔡起温规划设计的,这老棺材瓢显然要比韩述苦这二把刀精通园林绿化设计,基本上做到了步步有景,处处移致。
考虑到大夏天岛上日头晒人,几条纵横全岛的道路两边都是种植法国梧桐,这个是韩述苦倔犟要求的。
他认为法国梧桐这个树种有树型好看,树冠高大的优点,唯一的缺点是果实成熟后会飘逸着绒毛,宜感体质容易过敏。
不仅仅是岛上大量种植法国梧桐,村庄所有主干道两侧也是种植法国梧桐,就连村西头停车场四周也是种植的法国梧桐。
这是到桐树林了!
蔡起温把人工岛建造完工后,韩述苦直接把监督仓库的任务交给了他。
听老林说,蔡起温经过他的调养,身体已经没有大碍了,只要营养跟得上,再活个十年八年的不成问题。
有一个懂建造还懂规划设计的大师傅随身听用,韩述苦自然是美滋滋地笑纳了。
蔡起温到大队也一年了,年前韩述苦打电话让魏兴华给蔡起温家送去五百块钱,这是韩述苦给的工钱,先由魏兴华垫付给蔡起温家属,以改善生活。
现在蔡起温也不想回烤鸭市自己家里了,在这能发挥出自己的专长,更重要的是天天都能吃饱饭,特别是隔三差五还有肉吃。
家里已经在过年的时候让韩述苦托人送过去五百块钱,足够一家子衣食无忧了,他在这吃得好睡得好,工作就是他说别人干,比他祖父当年还惬意。
人工岛建造的工程完工了,蔡起温觉得自己该离开小码头大队这个世外桃源了,也结束了自己快乐幸福的一年时光。
不曾想,这个年轻人又让自己监督大礼堂、粉条加工场和腐竹加工场地建造,正不想离开这个大队的蔡起温忙不失的答应下来了。
经过几天的详细了解,他认为韩述苦的规划不太合理。
遂对韩述苦说:“小韩,你规划的粉条加工场地和腐竹加工场地都是干两三个月就没活了,然后就闲置起来,等下一年红薯和大豆收割后再继续加工。”
“因为这,专门建造两个场地太浪费了。”
韩述苦想了想,也觉得自己有点飘了。
的确是这样子的,就大队那七百亩地,不可能都种植红薯、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