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171.县里视察(一)
就这样,三月份都在种树,到四月份,劳动力进行了分流。
一部分人去筛胶泥,把风化过的胶泥进行粉碎,过晒,留下的细纯土就是制坯原料。
一部分人和泥浆,这个工序可不是简单的泥土里加水一搅拌就行的,而是要用牛反复踩踏,使其变成稠泥。
经过这样的和泥程序才能保证砖瓦的质量结实耐用。
脱砖坯也用一部分劳动力,这个程序费腰,不是公狗腰都受不了天天一站一蹲的劳动强度。
除了在砖坯场劳作一部分劳动力外,其余劳动力全部到人工湖搞建设,主要是建造三座桥。
本来韩述苦规划建两座桥,一座石拱桥,一座九曲十八弯的观光桥。
在现场看了看,韩述苦觉得一百亩人工湖,光水域面积也得有五六万平米,建造两座桥有点单调。
就决定再建一座桥,这座桥没有那么花哨,就是用石头建造桥墩,桥面用青砖铺就。
四月一日,县里刘书j,董部长一行八人和公社翟书j还有小罗骑着自行车来小码头大队视察工作了。
大队院连个招待领导的房间都没有,南屋门窗全部上了油漆,味有点大,玻璃都没有安装。
现在老林、裴志新、陈兴邦、蔡起温几个老男人都睡在帐篷里。
现在的领导也没有那么多讲究,还不是摆谱的年代。
直接就要求到各处看看。
大队干部们陪着领导们把大队犄角旮旯都看了一遍,然后就到了村西头木料厂和石料厂。
看到木料场和石料场那堆积如山的建筑材料,还有大队运输队还不停的从山楂县北边山里往回运送石料,刘书j笑着说问韩述苦,盖房子需要这么多建材?
韩述苦回答说,还有一部分要用到东边一个人工湖建设上。
的确,人工湖用的石头量也不是个小数目,光一千平米的湖心岛周围一圈全部用石头砌墙固定,得费多少石头?
更不要说还有三座桥梁的桥墩都是石头立柱,这用石头是海量了。
众人到制坯的场地看了看,又到养殖场地看了看。
刘书j看到那一排排的鸡窝,鸭舍,兔笼,猪圈,羊圈,里面都是成群的鸡鸭兔猪羊,还有那一筐筐的鸡蛋,鸭蛋,内心非常震撼。
这都是市面上非常稀少的物资,县大楼里的员工也不是想买就能购买到的,都是凭票供应。
刘书j就问韩述苦,这些物资都销售到哪里去了?
韩述苦回答说,一部分送到供销社了,一部分送到公社大院包括食堂,一部分送到城里几个工厂了。
韩述苦强调由于产能有限,就这几个地方都不能充足供应,都是时断时续的。
刘书j用一种怪异的眼光看着韩述苦,把韩述苦看的莫名其妙,心里发怵,这是啥意思?
刘书j黑着脸说:“韩大队长,你又是送公社,又是送供销社,又是送城里工厂,就没有想过送县大楼一些吗?”
韩述苦有点懵逼,“送县大楼?县大楼缺这点东西吗?”
听到这个少年“何不食肉糜”的反问,刘书j气笑了。
本来想施压的黑脸也绷不住了,连董部长和翟书j一行人也是笑了起来,当然可能都是苦笑。
谁特么不需要这些好东西?
家里孩子馋肉吃了还得上黑市去购买一点,黑市也不是一直有卖的,得碰运气。
刘书j认为韩述苦太年轻,不清楚县大楼里工作人员的状况。
他们也是凭票购买正常紧俏货的,可既然是紧俏货,就不会是烂大街的东西,一个月能买到一次肉就非常幸运了。
韩述苦可能觉得县大楼里的人都多么厉害呢,都是这长那长的,还能没肉吃?
刘书j是这么看待韩述苦的,认为韩述苦的懵懂回答加上农村出身,年龄又小,没见过世面,想当然认为韩述苦不知道县大楼里也是民生疾苦啊!
殊不知,韩述苦是个千年的狐狸,都成精了。
当刘书j黑下脸问他为啥不往县大楼送这些物资时,韩述苦就知道刘书j吃醋了,觉得自己这个县一号受歧视了。
韩述苦马上就装着不知道县大楼里还能没肉吃的惊讶状,躲过了一灾。
当然了就是说实话没有想到往县大楼里送,刘书j也不会对韩述苦咋样,就是心里不舒服罢了。
人家又不认识你,也没有打过交道,凭啥给你送?
刘书j笑着对韩述苦说:“你们大队养殖的这些物资能不能每月也给县大楼里送一些?放心,按照市面价算,绝不会让大队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