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156.吽牛相亲(一)
除了上面说的三男一女,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男人也要结婚了,他就是吽牛。
这家伙比粪叉还特殊。
粪叉属于懒奸滑类型,本人倒是不傻。
而吽牛是个智商有点缺陷的人,大概有个七八成,俗称“守村人”。
吽牛是韩永秀本家侄子,今年都三十五六岁了。
本来家里就穷,人还不是十成精,去哪找媳妇?
家里早就息了给他找媳妇的念想,他自己也懵懵懂懂的不太清楚寻个媳妇意味着啥。
可自从小码头大队有吃有喝后,无论男女都成了抢手货。
奈何村子实在太小,适婚青年搜寻来搜寻去就这几个,还有个是不到年龄的。
秦妈真的是本事日天,她竟然给吽牛也找了个媳妇。
这个媳妇同样是个寡妇,家里是大米县后列寨大队的,前年死了男人。
后列寨大队隶属于福庄公社,与小丢疙垱一脉相承,都属于大河古道。
就这两年的天气情况,靠天吃饭的后列寨大队粮食收成可想而知。
李菊花三十五岁,生有两男两女,大闺女今年都十五岁了,最小的儿子八岁。
前年男人得病死了,家里陡然跌入赤贫,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其实不仅仅是李菊花家日子不好过,全村都这样,全公社群众生活也是大同小异,谁家都不容易。
李菊花家失去顶梁柱后,这两年靠借亲朋好友接济一点,大队照顾一点,勉强支应到现在。
四个儿女,都是能吃的年龄,大妮罗大美早早就到大队上晌挣工分了。
奈何大队粮食收成锐减,工分再多也是无济于事。
大冬天的也没啥营生,野菜之类的充饥物也难以寻觅,家里已经断顿了。
能借的都借遍了,能赊的也赊遍了。
屋里冷得像冰窖,一家人除了李菊花和大闺女罗大美还上晌挣工分外,其余三个都钻被窝里不出来了。
一来是不运动能省点粮食;二来是外边太冷了,都是衣衫单薄,还不如被窝里暖和。
秦妈自从在粪叉家里应承韩述苦的话后,还真的把这个年轻大队长的话当成圣旨了。
她把小码头大队的男女适婚青年都详细打听一遍,牢记心中。
然后方圆百里开始踅摸茬口。
李菊花婆家已经没有长辈,也没了男人,她自己就能当家做主。
无意中遇到了秦妈,李菊花和秦妈一聊天,就被秦妈诱导着想找个殷实人家嫁了。
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几个孩子考虑呀!
都断顿了,大队也没有粮食可借了,实在是熬不下去了。
可她这种情况谁敢接手啊?
一拖四,哪家都不敢应承下来呀!
李菊花都做好了出来要饭的思想准备了,总不能一家人活活饿死家里吧?
秦妈经过几天时间的踅摸茬口,最后也泄气了。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娶过门来,凭空添了五口人的饭量,谁家敢接手?
秦妈不愧是红娘界扛把子,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头。
喘口气后,理了理思路,又经过缜密排查,认真筛选,最终选定了吽牛。
吽牛是家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
妹妹们都出门了,弟弟也结婚生子了,当下有一个侄子一个侄女。
吽牛的爹娘都健在,不到六十岁,身体还可以。
老爹韩永齐和韩永秀是叔伯弟兄,跟着二大爷韩思良在牲口棚里喂养牲口。
当秦妈把李菊花一家的情况给韩永齐说了后,韩永齐老两口瞬间就心动了。
说实话,当老的哪个不为自己的孩子们考虑?
奈何吽牛实在是有点挫,家里又穷,这么多年来,老两口已经息了给吽牛找媳妇的心思。
并且早就和老二商量好了,等老两口百年后,老二负责照顾他哥哥。
吽牛智商受限,但他不是个实傻。身体健康,干活也不偷懒,挣工分完全就是个壮劳力。
老两口给老二分析过,他这个傻哥哥这么多年挣的工分都是老二的,他自己仅仅是一日三餐而已。
看他的身体,还能给老二挣二三十年工分,老两口目前出力也是给老二干的。
唯一的要求就是将来等哥哥不会动了,照顾一下他的生活,让他体面的走了。
这都是无奈之举,谁家摊上个这儿子,不让大人揪心?
现在听秦妈说有个这种茬口,老两口马上就要应承下来。
这是多么好的一桩姻缘啊!
寡妇,还拖儿带女的,一旦嫁过来,自家大儿子啥都有了。
因为老两口也不知道大儿能不能人道,所以对李菊花带过来的四个孩子,一点都不排斥。
老两口要的是能把吽牛照顾到老的人,至于儿子闺女是不是吽牛亲生的,无所谓了!
至于说一拖四,一下子五口人的生活负担,对小码头大队来说,毛毛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