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行动时间要是离天明越近,留下的气味越浓,据说聪明的狗能闻到三个钟头前留下的气味,不知道小黄和小黑能不能闻到小偷留下的气味。
看见俩狗围着穆红丽转圈,韩述苦对毛丫和妞妞说,牵着各自的狗狗出去找小偷。
两个小丫头片子高兴的牵着狗往前边跑去,韩述苦慌忙跟着跑过去。
后面一群小盆友乌泱泱的跟着跑过去,还有闻讯而来看热闹的社员也跟着两人两狗跑过去。
看到两个小丫头被小黄和小黑拖着跑,明显有点跟不上了,气喘吁吁的。
韩述苦赶忙上前把狗绳从两人手里接过来,吆喝两狗慢点。
两狗边闻气味边奔跑,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村子南边麦地。
在两狗往前追去的麦地里,明显留下有三个人的脚印,因为现在的麦田土地松软,只要人经过,肯定会留下脚印。
看方向,这三个人是从麦地抄近路往南边走去,那是往东码头村去的方向。
韩述苦心里已经有了判断,不出意外,应该是挖胶泥的东西码头大队有人半夜偷走了六只兔子,出村朝南往东码头大队这边走了。
松软的麦地,小人和毛丫都是走的满头大汗,韩述苦喊过来后面跟上来的韩永昌和穆红丽,把狗绳交给韩永昌继续跟着狗往前面追。
他和穆红丽一人抱着一个,一个是亲妹子,一个是亲闺女,想偷懒都不行,只能抱着在后面跟着。
脚印斜着往前面的小码头大队和东码头大队交界处那个排水河走去,两狗也顺着脚印追到了排水河。
在排水河里,两狗还不时低头闻闻气味,然后顺着脚印追过了排水河,继续向南边追去,再走二百多米就是东码头村子了。
不经常参加体力劳动的韩述苦明显比穆红丽体力差,人家抱着自家闺女毛丫还能大步走。
韩述苦就有点发虚了,小人可不管她大哥快要累成狗了,还一个劲促促道:“快点,大哥快点,小黄都跑远了!”小脚还不停踢腾着。
韩述苦咬牙发力,艰难的把这二百多米路走完,终于到东码头村的大路上了。
小人自己弹腾着要下来,一着地“嗖”跑向小黄,从韩永昌手里接过小黄的狗绳,跟着小黄往前跑了。
毛丫看到妞妞跟着她的小黄跑了,也从韩永昌手里把小黑的狗绳要过来,跟着小黑跑了。
两人两狗在前面跑,后面跟着韩永昌,韩述苦,穆红丽。
再后面还有一群小盆友,不怕辛苦,硬是跟着跑到东码头村,后面还有一群吃瓜群众也跟着跑到东码头村,就是为了看个稀罕。
两狗和后面一群人在东码头村大街上走,不明真相的东码头村社员们也跟着走。
看稀罕凑热闹一直都是夏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并且还听到有人说是抓小偷,激情更高涨了,还时不时呼朋唤友。
“干啥?抓小偷呀,快点跟上,小偷就在前面!”
“听说是两条狗抓小偷呢?神奇不神奇?”
“瞎说!啥时候狗也能抓小偷了?又不是在现场发现的!”
“嗨!你别不信,看到了没有?前面领路的一黑一黄两条狗,那是从小码头大队跟过来的!”
后面人群越来越多,真像游行队伍一样跟着两只狗往前跑去。
七拐八拐的,两只狗终于跑到一个院子门口停下来了,朝院子里“汪汪”叫起来。
这个院子和小码头村的院子结构差不多,基本上都是这个格局,街门是玉蜀黍杆扎成的栅栏充当街门。
韩述苦跟到这个院子门口,知道找到了地方了,不是被偷走的兔子在这个院子,就是小偷在这个院子。
韩述苦和韩永昌对视一眼,韩永昌直接上前把栅栏门端起来放一边,走进院子里,韩述苦和穆红丽跟着进去。
后面小盆友们和吃瓜群众也跟着进去院子,一下子院子满满当当的。
大街上还有好多吃瓜群众没有进去院子,在大街上喊着:“往里走走呗,再走走,唉,里面那个,你再往里挪一下呗!”
这位当成是挤公交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