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
-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 左手握把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static/wap/nocover.jpg)
-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 李昱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人,本想通过做历史剪辑Up主谋生,不料却偶然推动了命运的齿轮!开局第一个视频,直指二世而亡的强秦。祖龙:我刚四海归一,你告诉我二世而亡?
- 小鸡吃老英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static/wap/nocover.jpg)
-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 武华年穿到大乾朝,成了一方县令。武华年倾尽全力将卧龙县打造成了一方富县。武华年本想躺平,享受美好生活。谁知那一日大乾皇帝突然到访,使得他离自己躺平的梦想越来越远。
- 马龙藏海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static/wap/nocover.jpg)
第123章 123.玻璃
在几位大师傅各自筹划自己负责的一摊工事时,挖胶泥工作已经展开了。
从东西码头邀请来了一百青壮劳力,开始把地面两米的沙土起出,拉到西边垫四合院地基,露出胶泥层后准备和泥制砖坯,然后烧制。
当马师傅为韩述苦介绍烧制砖瓦过程时,为韩述苦讲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新胶泥不能用。
必须露天堆积起来经过一个冬天的自然风化,使胶泥内部分化松化,再通过踩踏破坏、过筛,只留下细密的纯土,才能制砖瓦坯,这样制作的砖瓦坯烧制砖瓦成型后结实,光滑,耐腐蚀。
韩述苦明了个大白,原来如此呀!
看来年前想住进四合院已经不可能了,按照马长文师傅的烧砖瓦计划步骤,这一冬天包括春天这段时期都要挖胶泥堆积风化。
最早也得到明年三月份才能制砖瓦坯,四月份才能烧窑,五月份才能形成循环烧窑,然后才能供应建造砖瓦用量。
现在就开始集中劳动力进行挖胶泥然后等自然风化。
韩述苦一咬牙把把村子东北角紧挨着小丢圪垱那百亩小麦全部不要了,当作挖胶泥场地和将来制砖瓦坯的场所。
马师傅也利用地势在这个方向的小丢圪垱建一座土窑。按照韩述苦的提议,直接建造一座大窑,一次能烧制青砖五万块,但烧制一窑时间需要二十天,韩述苦觉得比小窑划算。
大量沙土运到村西边占用十亩麦地,这十亩地远远不能超载百亩地上两米厚度的沙土,没法子,继续挨着小丢圪垱堆沙土吧,等于再增加小丢圪垱面积。
这是搞的是啥事呀?刚刚播种的一百一亩小麦才露出一个青芽,就被残暴无情的摧毁了,那么多沙土是倒过来倒过去,造成了巨大的工作量。
有心去外边买砖瓦吧,距离小码头村最近的砖窑场也有二十里路,道路也不通畅,重载还得走大路,估计一个来回得五六十里路。
这次建造整个村落的建筑群,砖瓦的需求量非常巨大,去购买非常不划算,所以韩述苦只能自己建窑烧制砖瓦了。
石匠师傅李治国把所需石料计算出来了,需要到小西湖县北边山区拉石料,还有些石料得运回来进行现场加工。
木匠师傅吴老三把需要的木料也计算出来了,那是需要海量的木料,想想青砖瓦房全部都是砖木结构,大梁、二梁、檩条、椽子包括门窗全部都是采用木材制作,可不得需要海量木材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现在人员分三部分齐头并进,一部分就是挖胶泥,都是邀请东西码头大队的青壮劳力,一人一天一毛钱,这是给他们大队缴的钱,一天三顿饭小码头大队管,还有工分归他们本人。
这一段时间好几个妇女分娩了,包括韩述苦的御用厨师吴玉兰也分娩了,韩述苦让大队找四个人专门负责做饭,韩永昌找了韩述苦大嫂丁香梅领衔带领三个妇女做饭。
一天三顿饭都是馍菜汤,中午饭隔两天就会是大烩菜,猪肉粉条豆腐豆芽,让来干活的所有人都非常满意。
第二部分人员到方圆几十里的村子购买木料,小码头大队可以用钱买,也可以用粮食换,粗粮细粮都行,就是想吃肉也行。
粪叉的猪场有一批猪已经该出栏了,大队已经宰杀两头猪了,社员们都分有猪肉,丁香梅做大锅饭也会用猪肉,大队也陆续宰杀送到城里销售。
韩永远的山羊也出栏两批了,都宰杀后送城里销售了。
本来韩述苦准备做腐竹的,为此他专门种植了一百五十亩大豆。
现在腐竹加工不成了,整个村子到处都是沙土飞扬,没法晾晒腐竹。
韩述苦就到城里油厂用七千斤大豆榨出豆油二千多斤,一人十斤豆油分给各家各户,剩下大队自己用,要管工地好多人好多天饭吃,豆油少了可不行。
余下三万三千斤大豆直接卖油厂三万斤,卖了三千块钱。剩下分给各家各户以及大队留了一部分,主要是供应各家做豆腐,发豆芽什么的。
粉条加工也赶紧叫停了,只加工三十万斤红薯就赶紧收工了,晾晒粉浆粉条的场地也在村东头,为了挖地下的胶泥,得把上面两米的沙土层全部运走,还不得天天沙尘暴?
所以加工粉条也停止了,还余下有近三十万斤红薯又入洞穴储藏起来了。
第三部分人员到山楂县北边山上拉石料。
运输队这段时间也不能去拉煤了,都被派出去购买木料和拉石料了。
一车车的木料拉到了小码头村,吴老三这次带来三十多人来到小码头大队做木匠活,有他的亲人和徒弟;还有他的师兄弟和他们的徒弟,分布吴圪垱周边好几个村子,新社会后都不干木匠活了。
这次小码头大队的活太重,靠他们父子兄弟根本忙不过来,吴老三就广撒英雄帖,把他的这一门的熟人都召集过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