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妞妞和毛丫气的眼圈都红了,韩述苦好一顿安慰,金豆豆才没有掉下来,两人发誓明年一定要拿第一。
紧接着,如法炮制,韩述苦要求刨花生到城里卖湿花生角,煮熟吃简直美美哒!
七十五亩套种花生,有五十亩硬是让社员们刨了十来天,一天刨五亩花生,一亩花生摘花生角六百斤湿角,到城里工厂两毛钱一斤,继续哄抢。
城里人太需要物资了,只要是比较稀罕的食物,都不愁卖不出去。
这两年物资供应非常紧张,全部都是凭票供应,发再多工资也没地方花呀!
韩述苦送到城里的西瓜,青玉蜀黍棒子,湿花生角都属于俏食。
在农村孩子们都眼馋巴巴的,但很少有大人购买的,这东西不顶饥,纯粹属于浪费粮食。
但是在城里这些俏食是好多工人家庭急需的,他们不缺钱,就是缺东西买。
更不要说韩述苦运到城里工厂的肉蛋和白面这些紧俏物资了,到门市部购买得凭票,还得排半夜队伍,挨到你时可能就卖完了。
这几年是困难时期,国家控制物资供应比较严格,目标是尽量不饿死人。至于想吃肉吃俏食,对不起,那不是国家目前考虑的范围。
城里的几个工厂职工都跟着销售科长沾大光了,让他们有机会隔三差五的能买到肉蛋和白面这些紧俏物资。
并且还有机会买到西瓜,煮玉蜀黍穗,煮花生这些俏食,可比其它工厂的职工幸福多了。
其它工厂的职工包括城里居民想吃到肉蛋,包括这些俏食只能到黑市上购买了,价格贵还不说,不一定能买到。
所以说,韩述苦就是城里几个工厂职工们的福星,没有韩述苦供应他们肉蛋和白面,俏食,广大职工只能流口水忍着。
剩下二十五亩花生,全部刨完晒干,收获一万两千多斤花生。大队拉到油厂榨油一万斤,余下两千多斤花生,给每人分十斤,还余下几百斤放仓库当种子。
一万斤花生榨油两千八百斤花生油,卖了两千二百斤,七毛五一斤,卖了一千七百多块钱。
留下五百斤花生油按股份一股一斤分给社员了,用韩述苦的话说“让社员们尝尝花生油香不香!”
这七十五亩套种花生,来回折腾,一共收入七千七百多块钱,还给社员们发了花生油,还有花生角。
一套操作下来,让大队干部们都是一个大大的“服”字!
西瓜进入收尾阶段了,大队把最后一茬西瓜全部装车运往城里交给周安林销售了。
大队组织人手把瓜秧全部清除,不能保证熟的西瓜和死秧瓜作为最后一批都分给各家各户了。
生瓜蛋子全部拉到粪叉的猪场喂猪了。
韩永秀戴着老花镜算了半天,得出结论,十五亩西瓜收入一万块钱,还供应全村社员吃了一个瓜季西瓜,共给社员们分了十次西瓜,又组织全体社员到西瓜地吃了一次瓜种。
十五亩西瓜完美收官!
一百亩玉蜀黍开始收割了,今年使用的农具都比较得心应手,都是到工具厂购买的新工具。
个个锋利耐用,数量还多,每一样工具基本上大小孩都能一人一把,韩述苦说了“干活的工具要一人两把,免得坏了耽误事!”
收割完玉蜀黍,紧接着就是刨三百亩红薯,韩述苦本来计划种植二百亩红薯就行了,准备多种一些大豆。
可韩永昌被粉条的收入蒙蔽了双眼,非要种植三百亩红薯,况且去年的红薯洞还在哪等着呢,这可是韩永昌亲自管理的红薯储藏洞。
红薯开始刨了,没任务的社员全部都到红薯地参加会战,这边由韩述同带领二十人开始加工粉条。
杜小芳的豆腐作坊为磨红薯粉浆让路,昼夜不停磨红薯粉浆,多亏韩述苦到百货大楼购买了许多蜡烛,省去了点油灯的烟熏。
这时候显出来小码头大队人口太少了,各个养殖小组和制衣小组还有运输队占用劳动力人口将近四十人,加工粉条又用了二十人。
一百五十余口的村子,未成年小盆友就五六十个,这两大块一刨除,大队能集合的劳动力也就三四十人,又要秋收,又要秋种,还得提前拉粪上地,还得浇地,深耕,哪都需要劳动力。
今年偏偏像商量好似的,十来个妇女都怀孕了,生产期就在这入秋到冬天几个月,现在好多都是挺着大肚子在劳动,连刘兰英都是两手掐腰,挺着大肚子在指挥。
堆积如山的红薯一方面等待着加工成粉条,一方面等洞穴杀菌消毒后储藏。